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落实中央精神,广东省印发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明确要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全流程监管闭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中小学校及教师在专业范围内协助有关部门承担一定的社会事务,客观上有利于推动社会协同治理,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在要求。但一段时期以来,各种不必要的社会事务随意进入中小学校园,已明显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述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社会事务与学校事务的边界不清,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职业地位未受到充分尊重,一些部门将学校视为发放通知、宣传推广和汇总数据的工作渠道,形成了将“皮球”踢给学校的思维惯性。对此,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工作旨在扭转风气、健全机制,让教师潜心、静心、舒心从教,说到底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回应中央的专项整治任务要求,广东省立足于近年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有益探索,创新监管理念和思路,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其亮点在于通过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围绕源头治理和过程管理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精准发力。具体而言,包括构筑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源头治理机制,制定准入标准、健全审批报备和白名单制度并进行总量控制。同时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的过程管理机制,解决责权不明和形式主义等积弊。这些举措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为有效实施源头治理,在设定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标准时应着重把握社会与学校事务的边界。优先准入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或是确需学校教师协助完成的事务(如医院与学校协同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同时排除那些专属于其他部门责权范围的事务(如部分社会调查及安全巡查类工作)。在健全审批报备和白名单制度方面,应对准入校园的社会事务进行分类分级,并建立优先顺序。同时,立足于学校教学常规安排确定可准入的社会事务总量,并做好各类社会事务的错峰与衔接,做好时间方面的有序安排。
在健全过程管理机制方面,工作重心可落在协调学校与家庭间的责权划分,以不越位、不缺位作为核心价值准绳。对于那些已经过审批报备的社会事务(如填报社会调查资料或参与各类学习等),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落实到位。需知此类工作属于家长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而学校则是相关工作开展的归口渠道。在化解社会事务进校园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方面,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在于简化工作流程及材料要求,并杜绝不必要的考核评价。过多过细的考核评价,特别是过于烦琐的痕迹管理,会带来较重的材料整理和工作会议负担,但对于实际工作的推进未必能起到实质性效果。
应当注意的是,整治社会事务随意进校园并不是要否定这些社会事务的意义,而是要厘清相关事务的边界和限度,将其交由适合的部门来承担。要下好这盘大棋,应坚持疏堵结合,并做好跨部门协同治理。“堵”的部分主要在于遏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入校园,做好校园的守门人。而“疏”的部分则在于协调各部门与学校的联动关系及主体责任,在新的社会事务产生时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切割及分工。其宗旨在于有序推进社会事务进校园,将其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降至最低,从而将其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作用扩至最大,实现社会效益与教育效益的统一。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