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积极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上海15所高校试点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记者 任朝霞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我们推动高校在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愿干、敢干、能干、能干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氛围和生态体系。目前上海市15所高校正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其中部分高校还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5月10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节目时透露。

    周亚明介绍,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少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获得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合同额达到100亿元左右。同时,上海布局建有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大零号湾”“环上大科技园”等环高校创新集聚区已初见成效。近期,上海市教委正在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大学科研创新体系变革,推动环高校创新集聚区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爆点”。

    周亚明表示,一方面,支持高校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畅通从源头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支持高校聚焦相关领域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另一方面,积极构建“行业企业出真题、企业高校共答题、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为答案”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联合创新计划,打通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双向奔赴的“快车道”。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