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构筑“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
——烟台科技学院培育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
高菁 刘丹 陈美烨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背景下,为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教育教学空间,烟台科技学院探索构建融合实体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整合“数字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创建“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推动“N/2”模式落地实施,培育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整合“数字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应运而生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教育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号召,学校整合资源,制定了“数字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打造“数字烟科”和“国际烟科”,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深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与全球化发展趋势之中,加速学校数字化转型,并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显著增强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方面,为促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学校以建设“数字烟科”为主线,启动“1110工程”。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全面革新校园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流程,提升校园数字空间信息交互水平和效率。“1110工程”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一张网”——构建无缝连接校园网络,“一朵云”——实现校园内全覆盖云服务,“一网通”——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零事故”——达到零事故信息安全标准。这些举措共同打造一个高效且安全的数字化校园环境。“1110工程”的推进不仅大幅提升了学校的数字化水平,也极大地优化了师生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为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烟科实施基于“5I”原则的“国际烟科”战略。“5I”分别代表Ideal(理念)——增强全员国际化理念、Integration(融合)——集聚全校国际化资源、Innovation(创新)——创新特色国际化模式、Intelligence(智慧)——探索高端国际化路径、Improvement(提升)——提升烟科国际化效能。创建博雅国际学院,贴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旨在提升学术研究与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各部门、单位多轮驱动,各治理条线融合互动、协同共营的烟科“大国际化格局”,做大做强学校国际教育品牌。

    学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数字烟科”和“国际烟科”建设,形成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从特色试点项目到广泛应用的横向扩展,以及从策略规划到具体实施的纵向深化。

    探索技术融合实践路径,逐步构筑“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及深度融合教育系统,并基于“数字烟科”及“国际烟科”两大战略,学校大胆进行将新兴技术融入应用型教育领域的实践,发挥资本及管理优势,创建“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该平台融合信息与通信(IC)、数字孪生(DT)、机器学习(ML)等多项新兴技术,优化开放式教育资源(OER)利用,提升师生互动效率及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方面,加强平台基础建设。学校斥资40亿元新建黄渤海校区,新校区重点建设了博雅国际学院大楼和国际化数字图书馆,保障平台基础建设。积极建设AI智慧语音室、智慧教室及国际化在线学习平台和交互式雅思测试室,引入各大AI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及学习工具。这些设施和平台的引入不仅促进与国际教育体系的课程共享,达成在校雅思模拟考试,而且有效增强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个性化学习的响应速度和质量,满足学生对移动学习、互动对话和探索式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发挥平台分析能力。“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通过集成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管理中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模式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支持。以此提高教学的聚焦度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适配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获得适合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体验。

    学校通过集成新兴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理论及实践经验,利用数字化手段,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数字化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打造新型国际化教育模式。

    培育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N/2”模式落地实施

    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改革创新、培育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使命和责任担当。为此,烟台科技学院将“数字国际化”平台视为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前沿阵地,利用创新技术融合和引入先进管理方法整合资源、提质增效。学校在培育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落地实施“N/2”模式——“2”即以“数字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为基础,而“N”即落地实施应用平台融合多种新兴技术,“N/2”象征平台应用融合技术的程度。重塑教育生态系统,提升师生数字能力,进而实现学校数字化和国际化转型发展。

    一方面,以“N/2”模式赋能教学服务。该模式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让现代数字技术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场景,以博雅国际学院为试点,培育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缩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的距离,形成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

    另一方面,以“N/2”模式赋能学生服务。该模式不断完善“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下分管理端、学生端、教师端、家长端,融合学生成长档案与学情刻画,构建信息化学生档案,清晰呈现数据,智能分析诊断,描绘出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画像,便于家长、导师及本人了解学生成长,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学校紧跟科技发展新趋势,对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将国际教育与现代信息手段有机结合,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自身发展设定新标杆,培育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未来,烟台科技学院将持续打造“数字国际化”应用平台,推动“N/2”模式落地,进一步将新兴技术广泛融入现实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数字国际化”平台延伸至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加快“数字教师”培养进程,不断探索和培育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高菁 刘丹 陈美烨)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烟台科技学院培育应用型教育新质生产力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5/17/08/ZGJYB20240517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