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奋楫一流 强国有为
七秩春秋担使命 植根教育谱新篇
——写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社70周年之际
马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
云创平台
高教社连续多年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
多个项目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称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成立于1954年5月,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之一。1983年5月,邓小平为高教社题写社名。

    经过70年的发展,高教社已经成为以出版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和专业学术类出版物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业务体系涵盖教育出版、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融合发展、研究与评价,产品覆盖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期刊、在线教育、数据服务等领域,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综合实力处于中国出版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当前,高教社正努力打造主业挺拔、产品领先、技术先进、服务多元、管理科学,更加具有引领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综合性出版和知识服务标杆企业,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强社出版强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教育出版:坚守使命 谱写新篇

    高教社与新中国相伴成长,与中国教育事业并肩迈进。“植根教育”是高教社与生俱来的基因,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身如何发展,高教社始终不忘责任与使命——植根教育、服务教育。

    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承担为国家各级各类院校师生提供教材的艰巨任务,到新世纪抓住机遇,以开放和创新引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高教社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色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教材建设和出版工作任务,出版了一大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家意志、富于创新精神、反映教改成果、满足教学需要的“高教版”精品教材,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国教材建设作出了主体性贡献。

    从“引进”到“自编”: 艰难探索 勇挑重担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材体系,高教社开启了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1954—1956年,通过大量引进、翻译出版苏联教材,首先解决了新中国教材的有无问题。1956年起,开始组织国内高校教师自编高等学校教材,自编教材的比重逐年上升,到1959年底,自编教材已占高教社所出版全部教学用书的57%。

    1961年春,高教社迎来了第二场“硬仗”——编辑、出版国内自编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以保障1961年秋季开学供书。经过150个日夜的奋战,共选编出版全国通用教材逾200种,基本上实现了中央要求,一举开启了出版我国自主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中国化”的新阶段。1961—1966年,高教社共编辑出版教材和参考书501种,发行约2000万册。为建成完备的、在世界教材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高等学校理工科教材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这一阶段开始,我国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工作不再完全依赖外国教材。这批教材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高、中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邓小平同志亲自抓教育,并批示:“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的关键。”高教社立下“军令状”:保证1978年秋季入学的新生用上新教材。许多高教人在临时搭建的抗震棚中加班加点,初步解决了高等教育领域“教材荒”的问题,恢复了高校教材建设秩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代代的高教人无悔奉献,攻坚克难,取得了三场“战役”的完胜,写就了我国教材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

    从“21世纪”到“国规教材”:精品迭出 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初期,高教社自“六五”开始成为历次国家五年教材建设规划的主要承担者。世纪之交,高教社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几乎出版了全部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教社也从出版理工科教材为主,发展到出版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教材;从以高等学校本科教材出版为主,发展到出版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与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教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材向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教社秉承“精品立社”理念,精品迭出、硕果累累:在历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奖活动中,高教社获奖品种都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一直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的主要承担者,在从“十五”到“十四五”各门类规划教材的竞标当中,高教社的中标比例总能拔得头筹。

    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高教社294种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占全国优秀教材总数(不含基础教育类)的36.8%,在全国出版单位中居首位。

    从“思政课”到“马工程”:转化成果 为党育才

    高教社是中宣部、教育部指定的思政课教材出版单位。2023年,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首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

    高教社还承担了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专业课重点教材的重大任务,目前已出版107种。同时,高教社探索构建了以马工程教材为核心,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共有35种马工程重点教材获奖,高教社马工程重点教材办公室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高教社还通过建设教学内容资源库、学习网站,研发多媒体教学素材,主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等,不断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持续开展新出版马工程重点教材骨干教师国家级示范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思政课和专业课任课教师累计50余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教材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

    高教社积极参与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分批推进中国经济学、中国法学、中国新闻学等“中国系列”教材建设,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从“中职”到“高职”:行业先驱 贴近教改

    一直以来,高教社始终紧跟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和教育出版现代化的前进步伐,现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的最大出版基地。

    高教社遵循和贯彻国家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出版了一大批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材。自“九五”国家规划教材开始,高教社历次立项教材数量、涉及专业、承担的出版任务均在全国出版单位中名列前茅。高教社共有1532种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占比约21%,在承担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168家出版单位中居首位。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高教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投入使用。此外,高教社也是承担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任务出版单位中仅有的覆盖全部7门课程教材的单位。

    在高等职业教育出版方面,高教社响应国家教学标准建设,规划研发新课标教材;响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专业数字化改造,联合头部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合作,推出大批新专业教材和专业新教材,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探索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响应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创新,成批出版“1+X”证书教材、“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响应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开发职业本科系列新教材;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依托“智慧职教”“爱课程”等骨干平台,着力体系化打造“纸质教材+在线课程+网络教学空间”有机集成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从“101”到“四新”:立足前沿 引领变革

    高教社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教材建设,持续推出具有原创性理论、观点、方法的高水平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

    高教社主动服务新一轮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基础学科和高职重点领域系列“101计划”核心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全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101风格,体现高教社贡献的精品教材。

    高教社大力推进“四新”教材建设。积极参与“十四五”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联合20多个战略性新兴领域建设团队,承担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教材出版任务,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前沿性、示范性的新兴领域教材。

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成果丰硕 影响深远

    高教社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出版工作,通过主题出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同时,高教社始终与中国学术研究同发展、共成长,坚持弘扬学术、守正出新,积极引导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广运用于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确立了国家学术出版重镇的地位。

    做强主题出版 坚定文化自信

    高教社紧扣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高水平开展主题出版工作,推出一批主题出版物,发挥主题出版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教社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紧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题主线,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内法规学》等主题图书。

    在坚持“两个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方面,推出《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觉醒年代》《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平凡中国人的非凡故事》等主题出版物,提升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自觉。

    坚守学术阵地 打造学术精品

    经过多年发展,高教社学术出版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产品,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积累和学术支撑,推动了中国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方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追踪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80%以上的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等立项,将近20%的产品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解读世界经济发展》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经济转型与发展之中国道路》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等。

    科技学术出版始终紧扣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热点,以国家优先发展、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为主要出版方向,围绕“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科学与技术”“非线性科学”等重点项目,研发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学术著作。多个系列丛书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拥有相当的知名度。

    精耕学术期刊 对标国际一流

    高教社聚集优质学术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出版综合优势,大力推进学术期刊集群化高质量发展,主办、合办近50种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规模数量和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打造国际化数字出版传播及服务平台,形成较为成熟的学术期刊全媒体出版格局,不断提升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和服务能力。

    为了凝聚国内外顶级科研力量,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Frontiers(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自2006年起以网络版和印刷版的形式面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现包含基础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生命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期刊近40种,是我国目前唯一覆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英文期刊群,也是唯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期刊集群。期刊编委会包括1600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其中有两院院士50余位,海外学者600多人,集聚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Frontiers(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中有13种刊物被SCI和A&HCI收录,13种刊物被ESCI数据库收录,6种刊物被EI收录,2种刊物被MEDLINE收录。9种期刊位于Q1/Q2区,《工程》《蛋白质与细胞》《建筑学研究前沿》3种期刊到达同领域排名前10%。10余种期刊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建设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同时,高教社坚持建设自主数字化出版平台。于2007年推出国内首个英文期刊集群出版平台“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实现国内期刊全流程数字化出版的从无到有。202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提名项目”;2023年,年浏览量突破1000万,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融合发展:紧跟变化 引领行业

    高教社在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出版方面的探索起步早、投入大、影响广泛、成果丰富,一直处于出版行业的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高教社开始从事音像制品的出版工作。90年代,组织开发了“大学物理CAI课件”,这是我国高校中首个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入21世纪,面向数智化未来,高教社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管理为保障、产业原生为突破,产品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融合发展业务体系、制度体系、生态体系、流程规范基本建立,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事业高速发展的新局面。

    技术赋能企业管理和内容生产

    高教社是国内较早实施ERP系统的出版社。从自研到引进,再到创新应用,经过多年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已实现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使企业经营状况跟踪、营销与市场预测、采购计划控制能力明显提升。高教社ERP系统入选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系统500强,获得了2020年鼎革奖、中国数字转型先锋年度云赋能奖。

    高教社是国内较早开始复合系统开发与实践的出版社,于2002年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图书期刊内容结构化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于2007年上线了复合出版系统,并且在学术期刊和部分图书中进行了广泛应用。2014年高教社启动全面上云,2019年启动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建设,2023年被评为云原生先锋企业。

    不断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

    高教社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满足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需求,不断推进教育出版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持续研发推出系列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材产品,现已形成包括新形态教材、数字教材、数字课程、试题库、有声书、直播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在内的新型教育出版体系。

    高教社率先提出新形态教材建设理念。新形态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核心,与在线开放课程、在线资源库、AR(增强现实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教材。截至2023年,高教社已累计出版超过1.5万种新形态教材,各类数字内容资源83万余条,新形态教材网注册用户1000余万人,资源学习访问约2.5亿人次。当前每年出版的新形态教材占年新出版教材品种的92%。

    数字教材是高教社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趋势重点研发的产品之一。高教社参与制定了数字教材相关标准,推出了数字教材创作工具“云创”和数字教材发布平台,已经出版近百种数字教材。2023年,“云创”平台顺利取得自主研发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名单。

    形成立体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服务集群

    高教社在探索传统出版业务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不同途径,进一步扩充数字化整体布局,进而形成了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数字化服务集群。面向高等教育和大众学习的“爱课程”、面向职业教育的“智慧职教”、面向教师的“教师发展中心”、面向实验教学的“实验空间”、面向外语教育教学的“iSmart”等一系列在线教育平台,汇聚海量优质在线课程几万门,注册用户超过亿人。同时,高教社还全面助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维,按教育部部署,承担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相关板块的建设运维工作。

    建设数智化基座

    随着ChatGPT大语言模型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建构个性化学习环境。高教社与华为云、阿里云开展战略合作,着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基座,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教社数智化基座建设涵盖了技术中台能力构建、数据中台能力提升、算法与模型研究、平台和工具应用、人才培养及合作伙伴合作六个关键方面。借助数智化基座建设,能够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清洗和可视化等一系列操作。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大语言模型,打造“资源基座”,训练“教育大模型”,开发“教学助手”和“编辑助手”等。

国际合作:放眼世界 深入开拓

    高教社以开放、合作、共赢为出发点,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深化与国际著名出版、教育、发行机构的合作,已与包括众多知名出版商在内的全球200多家合作伙伴开展了合作,34个语种版本的外向型产品行销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版权输出数量在全国单体出版社中连年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已发展成为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较强的大型教育出版企业。近年来,高教社不断开辟海外合作新领域,探索在线平台和数字资源国际合作新模式,谋划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外业务总部基地,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20世纪80年代,高教社开始大步迈开国际交流的步伐。先后与英国、日本、美国、苏联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多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1985年,高教社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合作,联合编写适合中国市场的大学英语教材《现代英语》,这是高教社对外交流合作的首个项目,在全国具有里程碑意义。

    21世纪以来,高教社与海外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引进来”方面,截至目前,高教社通过翻译、影印、改编等版权授权方式引进国外优秀出版物已达3000余种之多。这些海外优质教育出版产品的引进,不仅填补了国内一些学科的空白,而且为培养通晓国际规则、专业背景扎实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内相关学科领域教育改革和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引进来”的同时,高教社更注重“走出去”。聚焦国际中文、主题出版、学术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学术期刊及职业教育等重点领域,版权输出已达成3432项。近400种图书和期刊以实物方式走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大量外向型产品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国家级“走出去”项目资助或奖励。

    高教社积极推进主题图书的外译宣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已出版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俄文版和阿拉伯文版即将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与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英文版。

    提升学术出版海外影响

    高教社学术出版优势突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深受海外读者的喜爱。2006年创刊的Frontiers(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反映了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连续多年入选“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获得各类资助和奖项100余项。通过与著名国际学术出版公司进行海外发行合作,目前已被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数百家高校图书馆订阅,海外全文下载总量近1800万篇次,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2024年,《数字教育前沿(英文)》创刊,该刊的推出将助力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及全球教育变革。

    “当代科技前沿专著系列”由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担任主编及作者,是原创性极强、反映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系列产品,自2005年起已经出版了200余种。与施普林格合作的《当代中国生态学研究(英文版)》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并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21年,该书被选入中宣部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专题展”。与施普林格合作的《中国丹霞(英文版)》荣获第二十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并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加快国际汉语拓展步伐

    在国际汉语方面,高教社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开拓进取。

    2010年,“体验汉语中小学系列教材”项目正式列入《泰国教育部推荐教材目录》,标志着中国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首次大规模进入国外主流教育体系,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一项创举和重要事件。

    高教社进一步深挖泰语版汉语教材市场潜力,取得丰硕成果。2014年,高教社与泰国合作伙伴BOWT出版社正式签订“泰国职业教育汉语教学资源”合作出版协议。

    在此基础上,高教社进一步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将国际汉语项目引入北美地区。2015年,“Cool Panda少儿汉语教学资源”成功列入美国佐治亚州政府教材推荐目录,标志着其正式进入美国基础教育体系,成为中国优质教学资源进入国外主流教育体系的又一成功案例。《YCT标准教程》及其配套教材系列自2015年出版以来广受好评,版权输出到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尼泊尔、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实物出口到美国、德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研究与评价:科研驱动 夯实内功

    高教社始终立足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新形势下,高教社大力拓展科研工作格局,在学术研究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高教社明确将教材研究与评价作为第四大业务板块,深化编研一体,科研体系结构越发健全,不断深化对教育出版规律的把握,有力支撑了高质量教材建设。

    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高教社于1985年成立学术研究部。此后又提出把高教社建成学术经营型出版社的目标。

    1991年底,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下达同意高教社建立教材发展研究所的批文。1992年,新成立的教材发展研究所制定章程,下发《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和年度研究计划,开始组织员工开展研究。

    1998年下半年,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决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教社共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简称“教研中心”)。次年,教研中心正式启用。是时,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正处于重要的建设阶段,教研中心引领高教社各学科编辑积极参与其中,在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高教社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教学实际和师生需求,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后,教研中心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教育部、财政部的“万种新教材建设研究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课题“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等研究工作。2008年至2018年间,教研中心组织举办了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和3届“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创设“大学基础课程系列报告论坛”。

    健全科研体系结构

    高教社汇聚众多科研力量,通过承担国家课题、自设课题、评选优秀论文、在核心期刊开设“教材建设与研究”专栏等措施,积极开展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回答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和新课题,注重成果转化,支撑、引领教材建设。

    2020年11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高教社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启了高水平教材和出版研究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快速发展之路。3年来,高教社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遴选10位合作导师和11项研究项目,已招录5名博士后从事教材、期刊和教育出版相关研究,为高教社注入了高水平研究力量,提升了整体科研水平。

    2021年2月,“智能+”教育融合出版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连续两年荣获“出版业优秀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2023年7月,高教社申报的高等教育教材综合研究基地顺利入选第二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5个项目获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规划项目立项。同年8月,高教社成立教育出版研究中心,推动教育出版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探索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12月初,为系统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材,专门成立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研究中心,标志着高教社学术研究工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同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3年度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入选机构名单,高教社教育出版研究中心荣登榜单。

    加强员工学术研究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教社愈加重视对员工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术研究培训工作,促进员工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021年,陆续出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研究管理办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等文件,逐步建立起围绕教育出版主业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学术研究管理制度体系。自2021年以来,每年的社内优秀论文评选和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