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用活用好科普资源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刘东红

    据报道,近期全国各类科普基地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实验中心,孩子们在显微镜下,第一次观察到岩石薄片竟然是半透明的;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测绘科技馆城市智慧管网体验区,孩子们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纵横交错的地下电、水、燃气等管网分布。科普基地坚持专家主导,突出立体演示,强调人机互动,让孩子们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感受到了自然的奥妙,领略到了科技的神奇。

    近年来,国家实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计划,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中国科协先后共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年初,自然资源部、科技部又联合公布了50家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国家通过加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逐步构建起地域分布合理、行业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格局,营造出日益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这对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走近科学,激发科学兴趣,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是有效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些年,我国在普及科普教育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不可否认,短板和弱项依然存在。科技人员近距离走上科普舞台不够、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投入不足、学校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待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全面系统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活用科普教育资源,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

    创造更多条件,鼓励科技人员走上科普大舞台。我国有数千万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如果他们能够走向学校、走向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尽可能到民众需要的科普舞台上展示风采,不仅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且还能让科普教育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场域。在这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师生作出了表率。2018年,该校实施“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发动师生采用科普报告、科技辅导、公益支教等形式,努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仅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就有百余名学生走进北京28所学校、北京科学中心等单位,开展科普报告205场,受益学生达7600余人。

    注重政策驱动,吸纳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科普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但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培育壮大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对此,要进一步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的政策举措,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投入科普事业。

    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爱好。青少年富有想象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十分渴望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去探索未来、了解世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之外,还要深化教学改革,开发跨学科的科学课程,开设科普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通过组织航模比赛、机器人比赛等科技创新大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潜力。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兴趣、树立梦想的关键期。我们要持续加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活用科普教育资源,通过高质量的科普教育,传递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科学的种子,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打牢基础。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