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个目标,从学校文化系统、课程建设体系,到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再到学校品质提升,学校跑出了‘加速度’。”重庆市江津区双福三小党支部书记王平介绍,自学校成为课改“种子学校”后,连续3年学生在重庆市级科技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学科质量检测成绩名列同类学校前列,实现了过去学生“不愿上”到如今“抢着上”的改变。
这是江津实施整体性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变化源于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在2019年5月签订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下简称“课改实验区”)合作协议。经历5年实验探索,江津成功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培育种子,项目引领
课改初期,虽然江津区教委信心十足,但有一部分学校是有抵触心理的。“高中不能动,初三不能动,成绩下降家长会怨我们的。”甚至有些校长还提醒课改工作相关同志。
“怎么改?”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徐宁认为,“想要改变,首先必须找到愿意‘吃螃蟹’的学校!”
“种子学校”先行,“联动学校”跟进,按照“自愿申报、主动参与”原则,江津区建立“课程教材研究所—区域—学校—教研组”四级协同推进机制,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课程改革推进领导小组,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知名专家等为智库的课程改革推进小组,以区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力量为指导的课程改革攻坚小组,以学校书记、校长为骨干的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小组,确保课改实验区建设的领导统筹力度、专家引领高度、专业指导精度和工作落实效度。
同时,江津区构建项目引领的推进机制,发挥“试点+项目”的“乘数效应”。“抓好一项研究,带好一支团队,出好一批成果。”徐宁说,“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打造基地共同体,以自主发展为重点构建教师成长机制,以品质成果为标志彰显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行之有效、可复制性强的经验。”
立足素养,整体推进
“原来总是自己引用现实生活事例,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回答,自己再适当点拨,但慢慢感觉到缺点什么。”课改后,四牌坊小学党支部书记兼道德法治教师杨雪梅找到了答案,她说:“原来设置的是零碎的情境,缺少了引领孩子探究和分享的过程。”
杨雪梅运用社会生活素材,巧设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的问题链。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与教师、同学互动,在具体情境中高质量解决问题。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江津区规范化实施“国标”课程,特色化建设校本课程。如向阳小学的“阳光课程”,李市小学的“山歌课程”,嘉平学校的“茶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将本土资源、学生需求、教育目标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江津区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引导学校深入挖掘自身优势,走好特色化发展之路。5年来,江津课改实验区建设硕果累累,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15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8项。
深耕课堂,赋能教师
课堂为基,文化为魂。2021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专家团队入校进行课堂诊断,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赴名校跟岗学习,教研组集体设计“大概念”“大单元”等学习任务,探索打通“课堂解决问题”到“实践中解决真问题”的路径……
近年来,江津区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围绕人文素养培养,推动课程综合性改革。如鼎山小学以“鼎”文化为根,厚植家国情怀;龙门中学构建“鱼跃龙门”文化体系。
教师改变,课堂才会变。面对课改,许多教师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开始,江津中学历史教师黄童超也不例外,“课改,挑战了我以往很多教学理念”。
“高考方向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方式不变革,肯定难以适应新高考……”江津中学校长羊自力回想学校加入“种子学校”的历程,颇有感悟。
为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江津组建新型现代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在重庆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基地,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新三名工程”,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现在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政策也越来越好,我们干劲十足。”提及如今的发展环境,几江实验小学校长吴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