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必须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高毅哲

    ■教育一周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古语。这句话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各方面发展。

    上周,几场与教育相关的重要会议、活动相继召开、举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应有的革新之姿。

    在北京,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重大判断是对思政课战线一段时间以来工作的巨大肯定;新气象新作为,则对未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局势波谲云诡,网络舆论复杂多元,强国使命呼唤担当。

    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必须以新气象新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要求,以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关键任务,以守正创新推动内涵式发展为科学方法,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要支持,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在天津,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举行。

    2022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行动。这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实质性的产教深度融合。

    本次推进会上,“深度融合”之意处处可见。

    出席人员上,可见深度融合——除教育系统外,还有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以及8家中央企业有关负责同志。

    发言代表上,可见深度融合——5所高校联合3家企业作案例分享。

    案例主题上,可见深度融合——“深化有组织的校企协同”“以产教融合牵引深化课程体系再造”“以‘双导师指导’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制造业是立国、强国之基,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大批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深刻影响着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速度和成色。

    新形势下,有关各方必须以新气象新作为,大规模、有组织、成建制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工程师,加快推进人才自主培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在上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全国总决赛举行。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国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涯教育,有效推进各高校加强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与大赛互融互促,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有效凝聚了各方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

    与此同时,回答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困惑绝非一日之功。有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指出,大学生的困惑主要体现在认知、信息、资源和技能4个维度。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缺乏科学理性评估,行动上盲从盲信。

    新形势下,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必须以新气象新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这一崭新赛事,正是瞄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努力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

    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时刻牢记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强国建设提供教育支撑。(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