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中心学校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优质教育教学
张则升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中心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做有品位的教师、育有品质的学生、办有品牌的教育”的办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优质教育教学,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倡导“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教育管理理念,引领教师把精力用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建成了一支有思想力和执行力、学术素养高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狠抓教风建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组织“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学习推进智慧党建,持续推进“三会一课”常态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将业务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狠抓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教师党性修养,坚守廉洁从教底线;突出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引领作用,开展首届“班主任节”系列活动,通过万千学子感师恩、纸短情长寄厚望、评先树优显风采、载歌载舞庆佳节等环节,引导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要以强教之志勇担为教之责,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形成优秀教师争相当班主任、各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赋能密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狠抓能力建设。加强新课程标准研究,形成教学任务群理念。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组织集体观看课标解读视频并撰写心得体会、按“标”备课展示、论坛交流、公开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的能力,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摸清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变化;积极开展“思想变革”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和管理后记等活动,凝聚学科育人共识,优化教师教学思想和能力。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抓住教学热点,精准定位,以建立“省时高效课堂”为基点,努力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突出学校特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成立课堂引导小组,形成“新授课”“复习课”“点评课”三大课堂模式,并开展校级课型公开展示活动,供全体教师进行案例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常规突出“四清”和“作业分层”,近一年的备课努力实行三级备课,即课程学期纲要、单元教学设计、个人教学设计,并伴随学历案,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特色常规。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每个备课组共同协商制定学期纲要,落实集体备课,确定每个单元的课程教学设计,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模式和个人教学设计模板,进行个性化备课拓展;教师活动体现一个活字,不局限于形式,鼓励教师多方式、多方面开展交谈,各抒己见,切实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扎实基础。推进线上教学课程,搭建信息化平台,针对教学的教法、学法和课堂管理等问题加强线上教学教研,增强线上教学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日常巡课制度,对于线上教学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科学规范指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保障线上课堂的有效性。

    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涵养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优先。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抓住重大节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春节、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习道德楷模精神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提水平、在活动中弘扬正能量。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红色青春 唱响一百”红歌韵律操大赛等,学党史,唱红歌,跟党走,强信念,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国旗下教育课程化,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以爱国主题演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主题系列化,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将学生的德育工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抓住思政课堂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安全教育。着力强化物防、技防、人防等多种措施,配备业务能力强的年轻专职安全管理干部,认真组织校车、消防、防踩踏等各项应急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定“1530”安全教育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提升教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主动性;安装保安巡更打卡机,及时维修更新校园监控与校园人脸识别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能。重视体育锻炼。开展“快乐大体育,健康你我TA”主题体育锻炼系列活动,适时分年级、分项目举办“校园体育季”,涵盖篮球、足球、拔河、趣味运动、跳绳等师生喜闻乐见、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竞赛项目,通过以赛促练、以赛成风,让“体美劳”奔跑起来。夯实劳动教育。建立“果蔬园”劳动教育基地,完善劳动课程,制定劳动清单,系统性地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本领和劳动素养,让学生享受劳动乐趣,养成良好劳动习惯。重视美育。注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培养,通过少年宫美术大赛、大合唱比赛、青年歌手比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着力推进家校共育,科学助力学生成长

    深化家校沟通,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衔接,以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筑起坚实后盾。成立家校沟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并分别制定章程,保证家长的教育政策知情权和学校管理参与权,拓宽学校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对有关教育政策、规定的宣传和有效落实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与促进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搭建家校协同、合力育人的坚实桥梁,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帮助家长科学认识、处理孩子的成长问题。例如,开展以“孩子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阐述现代家庭教育的育儿方式,引导父母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与孩子共同成长;举行潍坊市第八届“家庭教育乡村行”巡回报告活动,以“养教有方,助力成长”为主题,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沟通理念和方式,明确家校教育统一的重要性,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家长信箱和师生信箱、家校联系卡及现代通信手段等,丰富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家长呼声,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建言献策和监督作用,让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更透明,并结合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向家长传授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正确方法,探索既适合学生发展又易被家长接受的教育方法。

    (张则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