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是“神器”还是“安慰剂”?
——中学生“体考神器”调查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今观察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进入中学体育考试时间,一些号称可以帮助参考学生提高成绩的氮泵类产品又“重出江湖”。专业人士介绍,在体考时服用此类产品对成绩提升的帮助并不大,更多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而且服用过量还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对体考成绩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体考神器”受追捧

    “体测专用,跑步更快”“冲刺体测,快人一步”“一瓶就可以开挂考试”……记者近日以“体考神器”“体测提速药剂”等为关键词,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售卖此类产品的商家众多,多数产品的简介中包含“氮泵”二字。

    据了解,这类产品多为复合配方产品,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肌酸等。然而,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成分含量千差万别,有些60毫升装的产品中,咖啡因的含量可高达180毫克。一些商家声称,这些产品适用于短跑、中长跑等多个项目。根据店铺主页信息,有的相关产品已卖出数万单。记者分析店铺评论区留言发现,购买者包括体训生、体育爱好者和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

    一些商家在主页标明产品适用于“成人”,但记者以买家的身份咨询时,客服回应称,14岁以上的中学生可以服用。另一家店铺的客服则称,10岁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年龄小注意用量就可以,心脏病等各种疾病咨询一下医生再用”。

    “产品没有副作用,都经过了食品安全检测。如果担心没有效果,可以多买一份提前试试,避免考试当天出错。”一家店铺的客服说。

    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影响

    据业内人士介绍,“氮泵”是一种被一些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使用的营养补剂,属于食品类,而非保健食品,仅适用于具有特定需求的人群。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彭子豪介绍,“氮泵”是一种富含咖啡因、各种维生素以及部分能量物质的运动补剂,常被运动员用于增强运动表现,未成年人,尤其是初中生使用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咖啡因为例,每天的摄入量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摄入过量可能会使人出现头晕、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唐毅介绍,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对咖啡因代谢能力较弱,即使是摄入少量咖啡因,也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导致中毒。过多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神经系统的认知功能等方面造成危害。因此,应慎重对待咖啡因的摄入量。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小学生的心脏承受能力还不够成熟,提前接触这种兴奋类产品,多多少少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一些危害。”贵州省务川中学体育教师刘辉说,他不建议中小学生喝“氮泵”类产品。

    有业内人士还指出,中学生喝了“氮泵”类产品可能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发育。多名医务工作者公开表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咖啡因等兴奋性的物质比较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量,可能会引起机体过度兴奋,导致肌肉震颤,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肌肉抽搐,还可能会影响情绪,导致焦虑和易怒。

    在相关店铺的评论区,有网民称,其孩子服用相关产品后出现腰酸等症状。一位博主在某平台发布的视频显示,他买来多款“体考神器”,由他本人及另外3名成年男性进行测试。他本人服用一款“体考神器”后,出现全身发麻等症状。

    提高成绩功在平时

    受访者认为,家长应对通过服用“氮泵”类产品来提高体考成绩持审慎态度。彭子豪表示,通过服用“氮泵”类产品来提升体考成绩的可能性不大。“咖啡因可以提高人体的感知能力,帮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服用这类产品只是可能会提高当天的运动表现,但并不会超出自身的水平。”他说,服用相关产品可能主要是起一个心理安慰。

    刘辉经常参加马拉松和越野跑等赛事,平常训练量较大。他说,服用“氮泵”类产品后,他并未感觉身体的兴奋度有明显增加,“最主要还是在心理上起个安慰作用”。

    彭子豪认为,要提升中考体育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有规律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需要持续的体育锻炼,才能提高运动能力。家长平时应该多注意,帮助孩子养成爱运动、勤锻炼的好习惯,切实增强体质,而不是在体考前剑走偏锋。

    在刘辉看来,体育锻炼和文化课学习一样,平时多付出一点,训练刻苦一点,考试时就多收获一点,临近考试想要借助外部力量来提升成绩有些不切实际。

    贵州省务川县教体局局长申修刚提出了系列建议:首先,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留足时间供学生锻炼身体,以提升运动能力;其次,加强宣传,告知学生及家长使用此类产品的副作用;最后,严格执行考试纪律,明确规定不得使用此类产品。

    此外,申修刚等受访者还指出,可以改革当前初中体育考试的组织形式,降低学生和家长的焦虑,避免他们产生使用相关产品的念头。比如,采取平时运动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考生的最终体考成绩。

    新华社贵阳4月24日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