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将“外+”特色嵌入人才培养过程——
赋能区域发展 助力产品“出海”
本报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路华

    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李荣聪凭借出色的专业功底,把鞋服卖到全球20多个国家。

    “学校锚定特色兴校战略,将‘外+’特色嵌入人才培养过程,希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至两门外语,适应‘一带一路’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需要。”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长许明说。

    聚焦区域,打造“外+”特色课程

    在发展过程中,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主动服务和融入福建区域特色,推进“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执行校长黄建平说:“学校坚持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涉外领域经济、文化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凸显差异化,打造‘外+’特色学科专业。”

    学校大力推进外语类专业综合改革,增设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升级改造传统文科专业,推动8个非外语类专业设置跨境物流等12个专业方向。

    学校持续加强相关一流课程的培育与建设,建成“外事礼仪”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基础西班牙语”等11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涵盖通用外语、专门用途外语、跨文化交际三大模块、80余门特色课程群,实现特色课程对所有专业和学生全覆盖。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创设外语诊辅中心,以“把脉问诊、靶向治疗”的方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外语精进计划。通过强化商科专业与外语专业的互融互通,组建对日、对法贸易创新班等特色实验班,为应用型涉外商贸人才培养赋能。

    招才引智,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也围绕特色发力,设置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全英授课国际班,在专业课领域实施双语或全英教学;创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多语种创新班”,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学生。

    和很多校友的职业不同,于2020年毕业于法语专业的蔡少女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2022年,她凭借扎实的外语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成为一名中国援外医疗队的翻译,前往尼日尔。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外籍教师本杰明(Benjamin)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闲暇时带着学生走进福州的大街小巷,感受福州的文化,组织开展“福文化”中外人士畅谈会等活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像本杰明这样的外籍教师还有很多。据介绍,通过实施“引智工程”等举措,近几年引进外籍教师70余人,中国台湾籍教师60余人,学校教师有海外经历的达41%。到2025年,学校将面向全球精英群体持续引进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智库专家等各类人才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福州长乐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原料生产基地,经编花边面料产能占全国的60%。然而,在世界纺织行业滚滚向前的浪潮中,其织品原创设计不足和数字化转型缓慢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

    为此,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主动与当地纺织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在校内设立时尚织品设计开发中心,协助合作企业开发织品原创设计,为产业开发多元的产品模式,创造更高设计价值的商品,助力企业产品“出海”到世界市场。

    福州的金鱼养殖闻名遐迩,但长乐当地的金鱼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较小。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成立“鱼跃金松”团队,打造了长乐区首个金鱼直播文创基地,通过多种语言直播,助力长乐金鱼游出国门,游向世界。

    为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建立“海丝数智”跨境电商教学实践基地等11个实习实践基地,与43家外向型企业建立合作,与120多家侨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学校以外语外贸人才培养为主线,涉外新商科领域项目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毕业生服务于大型跨国企业、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核心功能区的中小型涉外企业,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

    “学校始终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开放式‘外+’特色办学之路,着力培养熟练运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许明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