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拓展了思政教育的空间广度、历史厚度和实践宽度。近年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扎根浙江办学,立足浙江“三地一窗口”区位优势,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探索形成了以育人学堂、行走课堂、成长讲堂为载体的“红绿蓝”大思政育人品牌,实现了立德树人工作的蝶变跃升。
要素之变:
形成全要素立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红绿蓝”大思政育人以湖州职院“崇德尚能”的校训为逻辑起点,突出“红绿蓝”育人重点,着力构筑全要素、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育人观落地见效。
坚守红色根脉,筑牢信仰之基。“红”即理想信念,是德育的具象化,要求切实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首要任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运用钱壮飞纪念馆、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新四军天目山反顽战役纪念馆、王伟烈士纪念碑等本地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创设大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开展行、看、说等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践行绿色发展,高举生态之旗。“绿”即绿色生态,强调高质量发展主题,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学校注重发挥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地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必修课,通过校地共建全国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大讲堂、“文明实践我先行”等活动,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让生态文明的旗帜在师生心中高扬。
培养金牌蓝领,练就工匠之能。“蓝”即金牌蓝领,是技能本领的具体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学校利用专业课教学以及创业学院、劳模工匠学院、技能大赛、技能文化节等平台载体,邀请校友中的院士、劳模、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等回母校现身说法,涵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和专业品质,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职业精神根植学生心田。
路径之变:
拓宽全链条协同化大思政育人渠道
学校始终坚持目标、需求和问题导向,把需求与供给、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共性与个性、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大思政育人的方法路径,促进人才培养各环节全链条协同融合、一体推进。
推进一体协同。注重顶层设计,把“三全育人”引向深入。持续推进校家社多元育人主体一体协同,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聘请一批学识和经验丰富的社会精英及优秀家长作为成长导师,延伸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触角。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发挥地方高校在本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中的牵头作用,组建学习研究小组,编写地方教育读本,统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促进大中小学育人工作有机衔接。持续推进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一体化协同,坚持崇德尚能、德技并修,发挥高职教育在实训实习、文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促进课堂互动。强化课堂育人主渠道,推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有机融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情和需求调研,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及评课活动,打造思政“金课”,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再转化为价值体系。做优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红色根脉寻访、现场教学、社会实践调查、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把“大道理”化为学生的“真感受”。善用网络思政课堂,打造“四史”教育虚拟仿真课堂、工匠劳模精神网络课堂、“‘八八战略’在身边”等短视频课堂,强化网络育人。
统筹社会资源。用好浙江“三地一窗口”丰富实践场景,共建一批德育基地,讲好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讲好“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生动故事,让大思政育人充满“红船味”、浸润“两山味”、体现“时代味”、富有“浙江味”。按照生师比要求配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专职心理教师等专职思政工作队伍,面向政校行企村聘请一批社会精英和优秀校友作为德育导师、创业导师、产业教授,促进师资共建共享。大力培育学校雅正文化、技能文化和书香文化,善用区域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新青年城市“双创”文化以及学校京剧服饰艺术馆等特色资源,放大传统文化、工匠文化和清廉文化的联建共融效应。
动力之变:
构筑全方位同向化大思政育人机制
学校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基、生态文明养成为指引、工匠技能文化培育为重点的“红绿蓝”大思政育人体系,形成时代所需、社会参与、主体自觉的内生动力,有效彰显产教融合协同的职教特色。
培养时代新人之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决定了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红绿蓝”大思政育人,就是要培养坚守红色根脉、践行绿色发展、成就金牌蓝领的时代新人,这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高度吻合,与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根本要求高度契合,与“崇德尚能”的校训一脉相承。
整合校地协同之力。学校扎根之江两岸、太湖之畔,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更好服务地方,先后与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与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院,与湖州市总工会搭建环太湖劳模工匠学院等育人平台;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德清五四村、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吴兴八里店镇等地的10多家党组织组建大思政育人联盟,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激发主体内在之能。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改进学生评价考核办法,注重把思政课考核与参与理论宣讲、社会调查等表现结合起来,促进学思用贯通。加大公益实践等综合素质学分评价激励,将生态文明习惯养成、志愿服务等表现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细胞单元的浓厚氛围,做到知信行统一。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办法,激励学生比学赶帮、技能成才、人生出彩。
(作者叶主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谢飞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本文系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建专项[高校]课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实证分析”[2023DJG032]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