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看优质均衡“阳光”如何普照
——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解读
本报记者 林焕新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公平公正,关系学生切身利益,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作。早在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就正式启动,10年来,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十项严禁”等一系列“阳光招生”政策照进现实,极大解决了“择校热”、抢生源等顽疾。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为何要启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重点何在?记者通过梳理政策文件和多方采访,聚焦了3个关键词。

    关键词1

    公 平

    “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专项行动开宗明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入学公平是整个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纵观近10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对“公平”的强调贯穿始终。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始推进免试就近入学改革;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同年,《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相继出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

    专项行动意味着“公平”将更进一步。

    一方面是对现存“不够公平”的回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谭霞和副研究员牛楠森坦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某些学校的划片招生范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外语艺术体育类办学特色学校特殊类型招生,在资质审核、监督备案、信息公开等方面还有待规范等。“专项行动直击招生入学工作的薄弱处、问题点,有效推动中央加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另一方面是对“依法全纳”的再部署。专项行动中“应入尽入、应保尽保”8个字尤为瞩目。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士强、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看来,这彰显了依法保障全体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观和教育观。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程岭关注到,专项行动专设内容板块对辍学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入学保障工作作出重点部署,不仅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公平权益,更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专家们表示,专项行动抓住了优质均衡的“牛鼻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民说:“专项行动以优化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等核心举措,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升学环境,缓解广大家长的教育焦虑,进一步推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关键词2

    规 范

    今年1月,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处共同提示,坚决打击违规“黑竞赛”,所有竞赛结果均禁止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和考试加分项目。

    这样的提示已非鲜见。记者梳理发现,近10年来教育部多次就打击竞赛、培训乱象,减轻升学压力发布通知,2018年“十项严禁”出台为招生入学划红线,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治理力度和成效进一步提升。

    专项行动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强调“全面排查,坚决纠正,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规范招生行为,就是要破除“暗箱”,让“阳光”普照招生入学各环节。细看专项行动部署,不难感受到态度之“严”。王枫和徐士强看到,专项行动不仅列举了竞赛考级、捐资共建、掐尖招生、公民混招混编、民办学校违规跨区招生、借读挂靠及乱收费“负面清单”,还明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零容忍”态度,并配套建立抽查互检、监督问责等机制,就是要确保招生过程严格依法依规落实。

    规范招生不只是“堵”,还要“疏”。招生的依据、方式、过程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决策。因此,专项行动特别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招生政策宣传解读,对不实招生信息要主动发声、及时辟谣、解惑释疑。这无疑是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定心丸”。

    李建民建议,各地招生入学政策要积极倡导“五育”并举,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淡化功利化倾向。

    关键词3

    数字化

    “之前大宝入学报名时,要带着材料到现场排队核验,耗时很长。二宝入学时使用了招生入学智慧平台,只需动动手指提交材料,足不出户就能一次性完成孩子的入学报名,非常便捷、高效。”去年秋季学期开学,在江西省上饶市庆丰小学门口,学生家长徐莉为上饶市义务教育招生实行“一网通办”点赞。

    记者注意到,不仅“一网通办”被写入专项行动,其他多个重要任务都有数字化的用武之地。

    “数字治理赋能,有望精准、科学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入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举例,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排查本地区已有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措施内容,这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联通,建立教育数据资源的数字共享机制。再如严格规范招生行为,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招生过程进行伴随式数据采集,做到监测精细化、结果可回溯。此外,数字化还有助于精准识别辍学、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及时为其入学提供保障,让教育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数字化赋能招生信息公开透明,加速招生数据融通与扩大知情覆盖面,自觉积极地接受群众监督,让老百姓放心满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表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社交媒体定期公布招生信息,同时通过招生平台实现招生人数与进度的智能统计、重复信息与错误信息的自动识别、招生动态的实时监控与调整等,可以有效规范招生秩序,防范“暗箱操作”,确保透明便捷的招生工作。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