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暴风雨等极端天气频发。面对极端天气,除了紧急停课以外,学校应未雨绸缪,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纳入气候变化的主题,变革教育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和学校的应对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发布《气候变化背景下重新思考教育:变革的支点》报告,强调我们的星球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接近环境和气候的关键临界点。在此背景下,厘清学校教育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明确为应对气候挑战和增强自身抵御能力可采取的变革措施,尤为迫切。
学校教育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教育被视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一是就学校教育的普及性来说,学校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广大青少年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促进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后续的学习、职业选择、社会活动和消费行为,从而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广泛积极的环保行动奠定基础。二是就学校系统的影响来说,学校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可借助同伴效应、代际交流和地方合作等途径扩展至家庭、社区和社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环保行为与父母和同龄人的环保行为相互影响。三是就知识范围来说,学校教育为理解生态解决方案的跨学科性质提供了很好的对话平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学校采取的跨学科课程学习和课外学习有利于在不同领域的知识间搭建桥梁,帮助理解、完善和实施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的支点
一是引入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创新STEM(科技、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报告提出,可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环境科学框架重构STEM教育。该框架明确了STEM教育的核心使命,即培养学习者的基本科学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学习,并将其置于与“问题导向”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学习者掌握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并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气候挑战,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该框架还提出,应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行动,重视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协商和管理冲突的能力。另外,新发明、新技术对各行各业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鉴于此,STEM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吸引和支持那些有相关兴趣和才能的人继续深造,壮大未来的科学工作者队伍。此外,该框架强调,促进STEM教育的多元化,缩小学习者的性别差距和阶层差距,加强环保领域的就业指导。
二是推动跨学科课程学习变革。应对复杂的生态挑战,仅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远远不够。气候变化教育应入脑、入心,覆盖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此,报告指出,可将气候变化的主题嵌入各学科领域和课外活动,通过跨学科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环境认知、环境关怀、自我效能感,进而为推动社会绿色转型作出贡献。除此以外,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变革还要关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适龄性,调动教师参与变革的积极性并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题融入教师的专业学习。
三是开展地方本位教育,鼓励学习者的环境友好行为。地方本位教育是一种将学习过程与师生所处的物理空间相联结的教学思路,已成为所有与地方驱动、立足社区、聚焦生态相关的教育模式的总称。地方本位教育中的“地方”具有多重含义,既指地理空间、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也指个体的归属感。这对学校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具有诸多启示意义:将教育空间由课堂扩展至校外;将地方故事、当地面临的气候挑战等作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注重学生对地方的探索和体验,包括体验式学习、户外学习、项目式学习、社区服务等;将培养学习者对地方的归属感纳入教育目标,从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化为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并转化为环境友好行为。
四是增强学校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现有证据表明,过去20年,气候灾害显著增加,各类极端天气频发。风暴、洪水、极端高温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坏学校基础设施,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带来巨大影响。一次极端天气事件可能让学生遭遇压力、失眠甚至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有研究表明,寒潮天气和极端高温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并且对处境不利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伤害。为提升应对气候危机的能力,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改造学校基础设施。学校基础设施作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环保价值,也具有教育价值,可用作户外学习的载体,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调整学校校历,通过改变上学和放学时间、重新安排寒暑假、采取网络教学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极端天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第三,关心学生的福祉和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定期更新并将其传达给师生。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加强合作,以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第四,充分利用气候风险监测数据和预测信息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提供的关于未来潜在风险的提示,评估学校环境,提前制定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方案。
(作者单位系岭南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