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鲁西南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外语教学研究基地,近年来,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实施“四聚焦工程”,将党建工作渗透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擦亮了学校的党建品牌,不断把党建势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融、迈上新台阶。
聚焦凝心铸魂
党建引领走深走实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委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构建“三融合促发展”机制,有效破除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促进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学生工作、平安校园等工作再进步,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构建专家导学、党委领学、支部跟学、党员自学、师生普学的“五学联动”机制,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
聚焦教学管理
凝练扩优提质能量
教学目标与方法改进。建立“虚拟教研共同体”,建立明确的教学标准,确保教学目标一致性;学习“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实施多元评估和反馈机制,收集师生建议,加强教学监督。
专业、课程调整与资源优化。2023年,学院理顺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底层逻辑,组织申报建设跨境电商专业。深入省内外兄弟院校和企业进行调研,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鄄城县商务主管部门、鄄城县发制品协会签署人发产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协议,入选全国跨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36家副理事长单位;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专业申报工作,抽调10名骨干教师赴青岛参加跨境电商特训班,稳步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为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逻辑性与连贯性,新增了“山东地方文化与对外传播”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两门课程。对接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与合作共建企业共同专注专业建设,搭建实习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周活动,推选6名师德先进模范,营造学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氛围。落实“一票否决制”,引导教职工争做“四有”好老师。探索提出“六个一”工作法,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2023年,学院教师共20余人次参加暑期研修培训。
师范专业认证稳步推进。按照评审专家意见,积极做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学校已与巨野县教体部门签约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6所中小学共建“菏泽学院教学实习基地”“菏泽学院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党员示范的工作模式,把参与认证工作的38名教师分成8个工作小组和1支行动队,组长和队长分别由党支部书记与支委担任,党支部围绕师范认证开展各项活动,将党支部工作与专业建设、师范认证紧密融合,全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聚焦科研提质
发展效能持续提升
科研项目与成果。2023年,教师获批科研项目的数量和层次稳步提升,获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人文社科项目1项、市社科规划立项6项;获菏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软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由国际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学术译著2部,发表SSCI论文1篇。
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会议30余人次;校外专家11人来校开设“明德论坛”,3人开设“知行讲堂”,3人开设“求是学堂”;校内教师8人次在“青蓝沙龙”作学术报告,3人对外作学术报告,2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科研团队建设。组建语言学、文学和语言教学三大研究方向,搭建对标国家社科项目的九大科研团队,凝练“明德、青蓝、知行、求是”四大科研品牌,重点做好“国别区域、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的“三国”研究,打造“外语、外媒、外嘴、外脑”的“四外”智库,致力于实现人才培养从“外语通”到“外国通”。
聚焦社会服务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师资培育。立足高校职能,鼓励、引导党员教师积极服务地方,锻炼业务本领,吸纳社会资源。2023年,学院组建党员教师翻译团队服务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援外培训研修班来菏参观考察,选派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担任菏泽市会见外宾现场翻译。
专业发展。与“231”产业对接,满足产业带企业需求。举办首届“新达发艺杯”跨境电商技能大赛,15个组别89名学生参加。服务菏泽市基础教育,与单县五中合作申报山东省基础教育项目。
对外合作。与菏泽人才集团合作,筹备开展菏泽外语服务联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与日本樱美林大学、广岛女学院大学、广岛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等院校合作的留学项目。
(孙洪波 尹晓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