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聚焦商丘及其周边产业链现状,结合社会产业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坚持校市融合,持续探索“2245”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课题“基于校政企合作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建设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21SJGLX250)、“基于智慧教学的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1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校市合作,产教融合
完善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依托“化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校市合作、产教融合,创建了“2245”校企合作模式。
“2245”即“双元、双师、四对接、五共同”。其中,“双元”指学校元和企业元,代表校企协同共发展;“双师”指学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行业导师,二者共同组成师资队伍,实施协同育人;“四对接”指学院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群对接岗位群、教学过程对接业务过程、师生创新创业对接产业创新链等;“五共同”指校企共建专业、共建人才队伍、共同开发应用课程、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开展技术创新与转化。
其中,在“四对接”中,要求学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迎合企业需求,学校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制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环境、真实流程、真实项目,通过专创融合,推进师生共创。
学院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以及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绿色药物合成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与企业合作共建“理事会—院长—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架构下的产业学院。遴选产业学院产业班,探索“2+1+1”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学生前2年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第3年由行业导师到校讲授行业课程,或者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行业课程;第4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考核。
学院遵循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专业集群课程进行优化,压缩整合专业基础课,凸显行业课,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践课程,校企还合作编制了新工科新形态的教材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为了强化实习实践教学,依托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实施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大力扩充校外实践基地,与中国医药集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善时生物药械、柘城惠丰钻石科技、河南鼎能电子科技、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等企业共建了2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骨干担任行业导师,为学生开设行业课。每学期,学院还选派6—8名教师前往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推动教师队伍向“双师双能型”转变。
学院还和商丘市睢阳区、梁园区签署校市合作框架协议,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博士教师组成服务团,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糖尿病诱发消化道病变、干细胞技术在退行性关节炎的作用,以及低温动力电池、雷尼替丁碱的合成工艺、格列齐特原料药生产工艺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博士教师团队参与研发的“睿蓁”外泌素也已投入市场。
创新创业,技能认证
架构多元育人格局
学院积极响应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号召,结合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全力推进商丘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的建设工作,结合专业实际,组织申报了化学检验员、药物合成工、药物分离纯化工、原料药精制干燥工、电池检测工5个技术工种,培训、评价和认定了400多个技能等级证书。
学院还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做好对学生的创业实践指导工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于周边企业。例如,学生创新创业团体以生物废料虾蟹壳为原料,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铜奖等。创业创新培养了学生敢于开拓、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学院还利用智慧化教学环境,组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专业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咨询活动,一是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到学生家庭走访,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围绕学生在校学习、在行业企业实践实训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专题研讨,推动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也调动家庭、社会与大学课堂教育积极互动,形成多元化育人格局。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商丘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将继续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迎合时代产业需求,培养锐意进取的创新型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素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张银堂 王涛 张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