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共生发展是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秉承学校百年商科办学传统,探索并实践了通识课课程思政“多维浸润”式教学模式改革。该模式深度整合“目标浸润、内容浸润、教法浸润、活动浸润、评价浸润”五大维度,构建立体全面的思政育人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政教育参与度和认同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商科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立项浙江省2022年度课程思政教学项目“新商科视角下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浸润式’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标浸润:设计一体化课程思政目标,提升育人深度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融合,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问题。人文学院基于整体性教育理念,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目标的一体化设计思路。
针对传统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相分离的情况,人文学院提出通识课课程思政目标应在(课程所面向)专业培养目标、思政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寻找融合点,确保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既充分发挥通识课程育人功能,又服务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网络软文写作”课程为例,作为一门面向学校主要商科专业开设的通识写作课,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人文+商业+专业”素养的一体化培养,将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融合,通过结合实际商业案例和写作实践,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写作技能,还深化了他们对商业伦理和新媒体营销的理解。
内容浸润:重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提升育人精度
契合性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在通识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中,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经验的契合性一直是薄弱环节,容易出现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程后“水土不服”的情况。人文学院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优化课程思政资源供给,重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内容契合性。
其一,优化课程思政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思政目标,如精神涵养类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行为导向类的“诚信精神”“法律意识”,以及问题应对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对课程思政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加工重组,确保每一类资源都能有效支持相应的教育目标,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其二,基于“三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依据“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强调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与课程所服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经验的紧密结合。其三,遵循“113”原则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学院提出“一项目、一主题、三思政契合点”(简称“113”)原则,即教师针对每个学习项目确定一个相应的课程思政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识别出三个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政教育要点,进而构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教法浸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温度
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思政浸润的关键。人文学院在实践中注重模式创新,实施了“虚实融合、内外互动”的课程思政模式,形成了多维一体的育人格局。
线上,依托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创设互动丰富的在线学习环境,将思政元素融入线上导学环节,激发学生认知需求;线下,则通过设计与学生专业背景、课程教学内容、时事热点及学生关切的话题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以“提问题—促思辨—重启迪—问收获”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此外,实施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的互动与融合。课内,遵循“知、情、意、行”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专题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人文素养等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课外,通过组织实地考察、项目实践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价值引导。通过这种混合式教学,使课程思政情境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情感共鸣和思维共振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浸润:打造校园文化盛宴,激发育人活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文化育人、增强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人文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德,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各环节,除开设诗词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鉴赏等各类人文艺术选修课程外,还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涵育特色校园文化,深化文化育人。
近年,学校在继承、创新传统“六艺”教育理念基础上推出“新六艺”文化节,围绕“礼乐育德、射御强体、书数启智”三个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人文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师资优势,举办传统乐器与古乐、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品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主题讲座,开展“喜迎亚运”系列学生体育竞赛和技能挑战活动。此外,学院还组织开展“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华诗词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书数启智”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陶冶了师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强健了师生的体魄,实现了文化育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评价浸润:构建多维评估体系,提升育人效度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通识课课程思政评价偏重认知层面忽略能力、行为层面,偏重量化评价忽略质性角度的情况,人文学院探索构建“四化”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导向化。
将课程思政考核纳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融入线上线下全环节,纳入理论测试、项目任务全方位。既注重采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线上学习、作业测试、讨论互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数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学习进展,同时也根据通识课课程特点和思政教育规律,在教学评价中加强质性描述分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认识和价值观形成方面的状况。课程思政评价不再仅仅是通识课教师及学生的责任,专业课教师、督导等同行乃至用人单位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从而更全面、客观地把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此外,以“立足目标、面向过程、重在发展”为原则,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制定课程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内容及方式的多样化与适应性,强化评价的应用导向,重视通过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提升。
(史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