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从红色校史中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养分
罗成翼

    湖南一师的校史,既是一部厚重的教育史,也是一部恢宏的革命史,蕴含着理想信念、求真救国、革命精神和人民立场等红色教育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以下简称“湖南一师”)时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湖南一师的校史,既是一部厚重的教育史,也是一部恢宏的革命史,蕴含着理想信念、求真救国、革命精神和人民立场等红色教育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

    以红色校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筑牢青年信仰之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曾受到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影响。他第二次赴京后,在陈独秀、李大钊影响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研读《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著作,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表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坚定理想信念是当代青年成长的基石,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要用好红色校史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立德树人,从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路历程中汲取信仰和真理的力量,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真信真学真用;引导当代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以红色校史中的求真救国教育资源,坚定青年强国之志。百年前的湖南一师注重开放办学,既承继传道济民的书院传统,又吸纳兼容并包的先进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求真救国要有扎实学识,扎实学识是青年能力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是实现远大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前提。是否具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学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评判标准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用好红色校史中蕴含的教育资源立德树人,从教育家和名家的典型事迹和精神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引导当代青年潜心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增强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思维,优化能力素质结构。引导当代青年立报国强国之志,勇攀科技高峰,敢于突破传统,树立创新意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攻克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

    以红色校史中的革命精神教育资源,砥砺青年报国之行。湖南一师是孕育革命火种的红色摇篮,培养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国家栋梁,涌现了280余名革命烈士,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感天动地为国牺牲的壮丽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宝贵生命,体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精神。培育革命精神是促进当代青年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用好红色校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教育资源立德树人,从早期一批教育大家、青年学生教育救国、勇于斗争和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引导当代青年胸怀“国之大者”,从个人“小天地”走入社会“大舞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引导当代青年正确分析形势,顺应时代潮流,传承和发扬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不同岗位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和智慧。

    以红色校史中的人民立场教育资源,淬炼青年为民之魂。毛泽东求学湖南一师期间,经常走出校门,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几次通过游学的方式在湖南农村开展社会调查。他还创办了工人夜学,同城市工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一系列活动中,他获得了同人民群众接触和联系的初步经验,推动了当时湖南平民教育实践的开展。站稳人民立场是当代青年发展的根基,是青年立志为民奋斗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希望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要用好红色校史中蕴含的人民立场教育资源,从学校早期平民教育实践等红色资源中汲取智慧,牢固树立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要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奉献给人民,在关键时刻自觉捍卫人民利益,在人民危难之际挺膺担当,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造中国与世界: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群像研究”[22ZDAJ015]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