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生命关怀教育,创建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主战场”,是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情感的家园,事业的依托;学生润身的沃土,治学的摇篮”的办学愿景具体要求。
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师生的身心健康,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机制,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教科研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社团、活动、环境建设,形成了“八融八化”多元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文化融魂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化
生命心理健康与个人幸福、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学校提出“护航心灵成长,传递生命智慧”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强调“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生命孕育、心灵成长教育,使其人格获得全面发展、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学校将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设施建设、环境营造、活动开展、教师培训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
组织融制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专职心理咨询人员3名,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断完善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制度,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涉及档案管理、学生筛查、干预、危机处理、校医合作、咨询室日常值班等方面内容。
测评融智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化
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功能,创新教学方法,课堂上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表现及诱发因素,学习和掌握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双通道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调研、班主任评估,实现心理档案“一生一策”。筛选重点关注人员,建立每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该生每日心理状况,形成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年部领导“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追踪制度。
技术融技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时空化
学校积极引进综合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平台集心理测评、档案建立、预警干预、自主训练、音乐放松、VR训练、心理咨询于一体,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学校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可以实现班级、学校、上级教育部门各级平台之间的数据实时交换、互联互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深层次的赋能与融合,拓展了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活动融趣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多彩化
定期开展以“学会成长,珍爱生命”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围绕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组织学生创作编排剧本及现场表演,提高教育的趣味性。
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学校总结经验,目前形成了高考心理减压拓展、心理社团心灵成长、心理情景剧大赛三大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
科研融研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心理教师、普通任课教师积极研究课题,取得了相关成果,并开发出《学会成长》《启航心灵》等系列校本教材。
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榜样示范与教育辐射作用,重视提高全体教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识别和支持能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命教育专家刘慧担任学校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顾问,每年邀请沈阳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于晓良带领沈阳市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到学校做相关工作的经验指导。
校家社融力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化
为了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教育水平,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做好家校配合。根据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特点,设计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空中课堂”,创新家庭教育课堂模式。
与“五育”融合 让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
学校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借鉴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生命教育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诉求。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多向发力,培养师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师撑起生命心理健康的“保护伞”,共同守护师生的美好未来。
(王兴大 符文赞 于婷婷 陈香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