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随笔”》(2024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第九版)一文,我颇有感触,觉得李教授说出了不少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一线教师的科研与课题研究,多是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体验、感悟的“实证”研究。在此意义上讲,教育随笔特别适合那些具有钻研精神、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写作功底的一线教师。
李教授对“教育随笔”作了很好的解读和概括。所谓“教育随笔”,我个人觉得,它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常见的一种文体或表达方式,它跟我们一线教师很近、很亲。首先,它是属于“教育”的。从内容上说,但凡跟教育教学有关——跟学校、课堂有关,跟教师、学生有关,跟家长、家庭教育等等有关的话题,都可以是教育随笔写作或表现的对象。其次,它属于散文之分支——随笔,这是属于形式的范畴。随笔既然是文学体裁——散文的一个分支,应当具有散文的基本要求,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具有故事性、文学性、启迪性等特征。在写作上,可以不拘一格。
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写作教学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我总结归纳出了“事理文”的写作范式,用于教育随笔的写作。
所谓“事理文”,是一种兼顾“记叙文”和“议论文”二者优长的变体写作样式,是将语文层面的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与文学层面的散文(随笔)等体裁进行“跨界”融合后的写作范式。事理文的写作要点是,既要说好故事,更要讲好道理。而这正是教育随笔写作的关键。事理文的写作,以叙事为要,以说理为重。因事及理,事理融合。叙事中的“事”,既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事件、事实,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说理中的“理”,可以是真理、道理,也可以是一种认识上的提升,主要表达方式是议。以“事理文”写作教育随笔,要点如下:
基本构架是“说故事+讲道理”。故事是基础,道理是归宿。故事为道理服务,当然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道理是故事的升华和自然结论。说故事和讲道理,应该水乳交融、互相成全,决不能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故事要体现生活化、体验感、情境性,道理要展示时代感、思想性、教育性。
表达方式是“叙述+议论”。事理文要做到有叙有议,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行文特点是“散文(随笔)体+杂感体”等。注重文学性、可读性、即时性等,点面结合、虚实结合。
10年前,我曾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实地观摩学习。时值春天,我坐在大巴上,放眼窗外,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长势喜人的麦苗和专心劳作的农民让我想起生长与生命的意义和庄稼人的智慧。由此,我从麦田想到学校,由农业想到教育,从农民想到教师。农民种庄稼,和教师教学生似乎有些共同点。从农民的角度看,麦子从幼苗到收割前,中间的过程都属于“未成熟状态”。有经验的农民,不违农时,不拔苗助长,辅佐、协助麦子完成从种子、幼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过程。而拔节、吐穗、灌浆、结实,却是麦子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农民不能代替它。农民能做的,只是按天时,顺节气,播种、锄草、施肥、浇水,明了墒情与长势,预防旱涝与防治病虫害。
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成长呢?怎样才算是真正为了学生呢?我觉得,首先是尊重而不是歧视,是帮助而不是管教,是引导而不是代替,是启发而不是灌输。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而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只是适时、适当、适度加以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与活动中习得知识、能力与智慧。
这是我在考察学习结束后写的一篇教育随笔《教育即生长》中的主要观点。这篇随笔,有事有理,因事及理,事理融合,可以算是一篇“事理文”。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广人、业余作家,我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散文、随笔的写作,其中有不少文章属于教育随笔。我先后写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如何巧妙“自我营销”,看看古人怎样做》《书香校园从阅读开始》《万物静观皆自得》《何妨“笨”一点》《唯有母爱最动人》《讲好阅读和写作的故事》《坐看云起时》《学校美育,重在“浸润”》《珍惜每一缕温暖暖的阳光》《跟着老师们学语文》等等。教育随笔,让我能够用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式表达我对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等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助力我的教育实践和课堂教学,使它们更加科学,更有温度,更有效果。
(作者系深圳市桂园中学副校长、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