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阅读视角决定阅读策略
——以《海底两万里》为例
吴旻 胡书兵
扫描二维码,和名师一起指导学生读书
扫描二维码,和名师一起指导学生读书

    ■“推动青少年读书”系列:阅·青春读书会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在《文本的教学解读及其要领》一文中这样说:“我讲过,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其实还要补充一句就是,把这种小说当这种小说教,把那种小说当那种小说教。这样,你才能教到点上。”接下来,王荣生教授还说:“作为研究者,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关键在于理性分析。那么以什么作为理据分析呢?我们的建议是,依据文本体式,也就是说,你从文本体式的角度入手,回答这种体式的作品最要紧的是什么。”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王教授强调阅读教学要依据“文本体式”和每个文本的独特性去确定阅读视角,选取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面对一个文本,或者一本书,有着选取怎样的阅读视角的问题,而不同的阅读视角就决定采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问题。

    就《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而言,选取阅读视角应该抓住两点,一是长篇小说,二是科幻,既不能当纯小说读,也不能当科普文章读,所以,不能用单一的视角去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应当侧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兼顾科学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我们确定了指导学生阅读这部小说的一系列策略。

    以长篇小说阅读的视角

    上好读前导读课

    在读前导读课里,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用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电影和《三体》改编的电视剧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版本并借助助读系统,初步了解作者和作品。补充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规划;指导学生阅读目录,初识重点内容,比如了解这部小说的目录与传统章回体小说目录的差异,初识文中两位重要人物——尼摩艇长和内德·兰德,尝试根据目录中12个章节涉及的地名和地点,绘制简易航行路线图。

    依据阅读小说的视角

    指导学生速读

    我们制定了第一阶段阅读的目标和任务:快速通读小说,把握各章节主要内容,进而把握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邓彤说:“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体,我们读小说的价值在哪里呢?只要是一部好小说,只要你认真读了,每读一本,或者一篇,实际上都是在经历一种特殊的人生。”因此,我们认为初读一部长篇小说,最好是沉浸式速读,这样利于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体味小说描绘的特殊人生。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如何阅读故事书”(含小说)时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建议是要读得很快,而且全神投入。我们说过,最重要的是要让想象的作品在你身上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让角色进入你的心灵之中,相信其中发生的事件,就算有疑惑也不要怀疑。”

    在学生速读这篇小说时,我们给学生三个建议。

    一是扫读领会大意。目光扫视,默读并有一定速度,同时抓住时间、地点(海域)、中心事件等关键信息,对小说进行概括的了解。

    二是跳读。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先跳过去,阅读结束后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三是填写阅读记录卡。对于重点章节,快速阅读后简单梳理、记录要点并填写阅读记录卡,写下阅读中的心得、发现、质疑、思考,并以第二部分第五章《阿拉伯隧道》为例,指导学生填写阅读记录卡。

    学生在通读全书之后,对各章节内容进行概括,最后撰写一份故事梗概。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了整体的印象。

    以研读小说的视角

    精读批注、分析人物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聚焦”深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在《海底两万里》精读活动设计中,我们通过聚焦人物形象分析,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小说的策略。

    作品塑造了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尼摩艇长,他是小说主人公,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经典形象的呢?

    我们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当然在本书中,这些描写都是通过阿罗纳克斯教授的观察来呈现的。第二,通过典型事件分析人物性格及精神品质。第三,通过梳理人物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从这三个角度撰写经典章节的批注。

    (一)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进行批注,分析人物性格。比如:第一部分第十章《海洋人》第58页:艇长双臂搂抱在胸前,倚着桌角,神情专注地打量着我们。

    批注:神态专注、轻松,显得自信。

    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写到尼摩艇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进行批注赏析。

    (二)指导学生精读重点章节,学习小说运用典型事件来塑造人物的方法。在《尼摩艇长的闪电》这一章节中:“鹦鹉螺”号在托雷斯海峡搁浅,遭遇土著人袭击,尼摩艇长用给栏杆导电的方法击退了土著人,并利用涨潮顺利解除搁浅的困扰,驶出托雷斯海峡。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尼摩艇长的冷静、睿智、知识渊博、有预见性,他用电击退土著人袭击的办法真让人惊叹。小说中这样的章节还有很多,如《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缺氧》《章鱼》等。

    (三)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映衬,学习小说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这部小说大量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凸显尼摩艇长的性格,比如,通过暴风雨中大副紧张情状的描写映衬尼摩艇长的沉着,被困冰槽时通过其他人的忙乱突出他的冷静,以阿罗纳克斯的博学映衬他的学问等。

    尼摩艇长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典型形象,他的性格复杂,是一个“圆形”人物。阿罗纳克斯教授这样评价尼摩艇长——是一个冷酷的伸张正义者,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复仇天使。除了尼摩艇长,还有阿罗纳克斯教授、捕鲸手内德·兰德以及孔塞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上述人物分析方法进行批注式阅读,分析其他人物。

    以多重视角

    开展专题阅读

    (一)研究情节特点,感受安排之妙。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小说中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都依托情节来展开。这部小说内容丰富,线索明确:情节基本是按照潜水艇的“移步易景”来安排的。开展专题研究,让学生探究《海底两万里》情节设置的特点。

    巧设悬念,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小说从海上“怪物”撞坏多艘轮船开始就疑雾重重。在追捕“怪物”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奇异现象。“亚伯拉罕·林肯”号发现并攻击“怪物”,阿罗纳克斯教授等人被“怪物”喷水击落海里,成了它的俘虏。这一切令人迷惑惊讶,也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阿罗纳克斯等人被囚禁在潜艇,随后跟随尼摩艇长开始了海底探险活动。在探险过程中,读者跟随这群探险者欣赏了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美丽壮观的奇异景观。这些都使得读者不断地想知道:潜艇还将去向哪里?还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在两万里航行途中,尼摩艇长等人遭遇到大战鲨鱼、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还遭到不明国籍铁甲舰的炮火袭击。每一次遇险能否顺利脱险都让人揪心,吸引着读者往下阅读。小说的结局也同样充满奇幻色彩:“鹦鹉螺”号遭遇迈尔大旋流,教授等三人顺利脱离“鹦鹉螺”号,给这趟海底探险之旅画上了句号。但“鹦鹉螺”号和尼摩艇长他们的最终去向和命运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矛盾冲突的情节凸显人物性格。例如在印度洋锡兰岛参观采珠场,为了救被鲨鱼攻击的采珠人,尼摩艇长和内德·兰德一起进行了一场惊险刺激的人鲨大战。最终内德·兰德凭借超强的捕鲸技巧,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解救了艇长。解救了采珠人后,艇长还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除了救助采珠人之外,尼摩艇长还将他从海底打捞的财宝送给受到残酷压迫的人和需要接济的穷人。这些情节让我们看到尼摩艇长的善良、果敢、睿智。这样的尼摩艇长,因为怀着对受苦受难人民的爱而高大。

    (二)依据文本特质,开展丰富的专题研讨活动。

    与地理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研究《海底两万里》中的航线安排及作用,研究其中时间的表述是否准确,探险过程所到地域景观描写是否契合所在地时令特点等,让学生感受小说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丰富幻想的特点。

    与物理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研究“鹦鹉螺”号,让学生感受到科幻小说的想象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不仅用文学的形式介绍了关于海洋的形形色色的知识,更通过一个个大胆的又具有较高科学水准的想象,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个精准的科学预言。

    通过专题研究,学生懂得了,科幻小说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样子,但是借助科学想象的翅膀,可以大胆地探索未知世界。

    学生还分组研究专题:比如阿罗纳克斯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安排他为叙述者?以“神秘”为关键词展开研究,找出了文中许多给人以神秘感受的情节;研究尼摩艇长几次流眼泪……学生的研究成果,除了写探究式小论文外,还有写读后感、编写并讲故事等方式与同学们分享。

    科学与幻想的融合是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幻小说以其科学的严谨和幻想的浪漫创造未来世界的精彩,培养想象力是科幻作品的核心价值。此外,借助未来视角,我们将更多地看到科幻小说家对人性的思考,科幻小说也引发我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

    (作者吴旻单位系安徽省广德市科创实验学校,胡书兵单位系安徽省广德市教师发展中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