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用红色教育点亮“黉学少年”的信仰之灯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第一小学校品质化办学实践探索
马秀娇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第一小学校(以下简称“一小”)始建于1905年,外有金碑、元碑、文庙牌坊高矗,内有状元桥、汉华表亭,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老校,培养出梁雷、杨蕴玉等爱党爱国英雄人物。在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一小始终秉承革命前辈精神,把“礼为基 人为本 达天下”作为教育理念,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铸造“百年名校”品牌。

    明礼修身,打造礼仪教育新品牌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一小将“礼为基 人为本 达天下”确定为教育理念,“循礼成习,约礼成人”,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统筹教育资源,创新德育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打造礼仪教育品牌,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德润人心,重视礼仪教育,凸显德育特色。第一,设置专项课程。编写“小学生礼仪系列丛书”,设立礼仪课程,同时开设了书法、心理、家教等十几门特色校本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实施跨学科兼容。在校报《黉学报》开辟专栏,将礼仪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将礼仪教育和各个学科相融合。第三,打造礼仪教育模式。坚持开展“一周一礼仪,一月一习惯”教育活动,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培养小学生“一周一礼仪,一月一习惯”作为学校的德育课题,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第四,做好礼仪教育评价闭环工作。对学生实行“星级争章量化管理”,开展“三节三爱”“三生三礼”活动。在“尚德之光”的照耀下,一小的德育工作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明礼修身中,让礼仪浸润一小学子的心田。

    深化“双减”,构建综合素养新场域

    在一小看来,“双减”政策是实现学校教育升级的助推器,落实“双减”政策有利于实现“素养本位”的课堂变革。在一小课堂上,语文学科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数学学科打造“生本课堂”,英语学科创立“思维导图和自然拼读”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在“尽好自己的责、站好自己的岗”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制定了《课改互助计划》,涵盖各个学科,每名教师都能讲公开课、示范课。学校还邀请了部分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工作,达到家校密切配合的效果。

    在课后服务方面,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定制差异化内容:一、二年级学生每周周三读书、做家务,周四练书法;三至六年级自主安排学习内容,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生活的美、写随笔及介绍节日习俗,数学学科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数学知识,体育学科要求学生参加足球、篮球比赛等活动。一小将课后服务探索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拓展的新场域。学校开设了乒乓球、足球、篮球、拉丁舞、国旗护卫队、合唱队、葫芦丝等十几个社团,活动异彩纷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课外阅读、演讲与口才、实践操作、数学日记、课本剧表演等近100项班级学科拓展内容中,学生的特色作业、创新发明等获得省、市级奖项,学校逐渐成为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育高地。

    家校合作,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小认为,要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形成互补的教育合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线上构建了家校管理网络(开通班级家校微信群,及时发布学校近期活动通知等);线下开设家教课程,比如学校开展的“五个一”家庭实践活动,即亲子共读一本书、亲子同唱一首歌、共同参加一项公益活动、说一次悄悄话、共做一件好事。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百名教师家访周”活动制度。为了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组建了“黉学”家教讲师团,举办家教知识讲座,讲师团成员主要从教师和家委会队伍中选拔优秀讲师,针对教育、安全、法治、心理、感恩等多方面内容,在家长课堂上为家长作专题讲座,在学生报告会上为学生作专题讲座。

    在烽火岁月里,无数一小学子在这里求学、立志、启航,英勇斗争、前赴后继。如今的一小,明礼修身、传承革命薪火、落实“双减”政策、家校共育。历经岁月沧桑,一小学堂前的大树依旧挺拔,给人力量。红色文化在一小这所百年老校内得到传承和弘扬,使“黉学少年”切实感受到红色基因的热情和脉动,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感召,点亮信仰之灯。

    (马秀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