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江西财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财经类来华留学硕士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黄先明
校长邓辉陪同津巴布韦驻华大使参加国际文化节

    江西财经大学正处于奋力开启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三次创业,坚持财经特色,以“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开辟发展新空间,以“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数字财经大学和服务江西标杆大学转型建设。紧紧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自199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共开设17个全英文专业,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来自151个国家的2639名留学生,将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协调联动发展、民心相通,致力于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财经管理人才。

    江西财经大学根据“国家有战略、学校有规划、境外有需求”的培养需求,进一步健全留学生管理与服务机制,着力培养具备跨文化背景和沟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逐步建成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财经类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中心基地。

    一、根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在对全球经济发展和财经管理人才发展需求的调研中发现,财经管理国际硕士人才特征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优良的职业胜任能力、敏锐的国际前沿视野。

    从需求侧出发,聚焦培养目标,改革供给侧,整合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科研设施、学术资源、信息网络、培养经费、实践基地等要素,学校确定了“专业+海外名校”协同、“专业+跨国企业”协同、“专业+移动课堂”协同、“专业+赣鄱文化”协同四元协同的来华留学硕士培养模式。四元协同各有侧重,“专业+赣鄱文化”是基础需求,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专业+移动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涵养职业精神;与跨国公司和海外名校协同是特色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业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四元协同有机耦合,形成了服务江西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财经管理人才的需求。

    将“供给侧理念”引入来华留学硕士培养,引入“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与国际需求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对财经管理人才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了四元协同机制,有效提高了人才供给质量。

    二、以“三性”为指导,实现财经管理来华留学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创新。江西财经大学结合来华留学生的职业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培养路径的差异性”。为突出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将培养目标与财经管理行业的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突出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来华留学硕士培养的全过程;为突出培养路径的差异性,将财经管理来华留学生的个人职业特质与在不同领域的职业需求相结合。

    三、学校以“五化”为特征,实现了来华留学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创新。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以“三性”理念为指导,强化“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产业训练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准化”,如国际经贸学院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等教育规律为指引,突出中国元素和全球化,结合全球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素质需求进行顶层设计,确立了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三要素”为核心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实施课堂教学案例化,即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取案例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实施实践教学模块化,通过实验、实践教学模块化分类与组合,实现培养路径的差异性;三是实施实训多元化,建立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菜单式地选择多元化实训;四是实施创新实践项目化,建立了校院企三级实践项目体系,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财经管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五是实施过程管理精准化,以制度规范过程管理,关键环节实现精准化管理。

    从需求侧出发,改革供给侧,再回到需求侧,实现财经管理硕士培养的有效供给。基于供给侧理念的财经管理硕士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将供给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主体、过程、机制等各项环节,为实现财经管理硕士有效供给而构建起来的合作共赢机制。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江西财经大学将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教育的朋友圈,在开放中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江财智慧。(黄先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