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报告》提出,2024年中央财政将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增长5%。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统合为一体论述,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当前大国竞争带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而这背后离不开教育和人才提供的强大动力。 教育办得好不好,和很多因素有关,离不开强有力的财政保障。近年来,我国强化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1年保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2024年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增长5%,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重视,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增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在财政投入保障到位的基础上,至关重要的是用好这份来之不易的财力,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各级各类教育都需要财政投入,这就需要明确财政投入的基本方向与重点领域,突出财政投入的结构性优化,使财政投入真正达到保障和优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教育财政投入要突出重点方向,明确当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领域。教育发展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特别需要关注财政投入的结构性问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重点任务,而这些方面应作为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避免“撒胡椒面”而带来的财力稀释。比如,《报告》指出,要研究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安排313亿元。因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应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 教育财政投入要注重补短板和强弱项,特别是在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薄弱的地区加大投入力度。比如,着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让家长放心安心,也需要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加快寄宿服务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短板。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相关转移支付404亿元,支持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改革发展,就体现了补短板的投入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亟待通过财政投入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报告》提出,要强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这些都体现了对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要求的落实。 教育高质量发展,投入保障要先行。相信在教育财政投入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更好地在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上做文章,将加快推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