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及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国家和地方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口笔译人才。MTI教育以翻译实践为基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满足翻译市场需求为方向,高度重视翻译实践的积累,强调学生石油石化科技知识的掌握及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实施“校企联合指导、校内外项目驱动、案例研究、过程提升”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以校内外项目为驱动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多为文科生,石油化工翻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对石油化工原理及相关能源知识的掌握相对不足,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翻译很难达到一定深度。此外,办学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也不够显著。因此,学院采取了校内外项目驱动、案例研究、过程提升的教学模式。
一是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翻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其语言能力与翻译实践能力,尤其是石油石化领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一办学特色贯穿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翻译实践教学、毕业论文选题等诸多环节。
二是凸显以石油石化翻译为主的学校MTI教育办学特色,体现在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计及其他各教学环节中。
三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四是延长培养学制。2020年,学校MTI学生培养从原来的两年制延长至两年半制,在培养方案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特色专业课程教学。
以行业导师为引领
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校MTI教学团队工作作风严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绝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但专任教师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翻译实践等方面都有欠缺,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学院采取了如下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翻译专业教师的比例,对MTI教师的翻译实践总量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强化MTI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与国内外翻译优势学科院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翻译专业人才,提升博士学位教师占比。
三是组建“技能+教学”学术团队,鼓励以团队形式申请翻译课题,推进“项目驱动”培养模式。
四是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学校口笔译任务,进一步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五是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CATTI二级或一级证书,进一步强化、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以石油石化为特色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虽已建立7个稳定的翻译实习基地,但个别企业口笔译翻译任务不够,学生参与的实际翻译项目不足。为此,学院依托MTI笔译工作坊和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业知识储备及翻译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竞争力。
一是优化实习基地,进一步突出石化行业特色,由以沈抚地区为主拓展到省内外其他石油石化相关企业。
二是加强与专业翻译公司的合作,建设省级示范实习基地。
三是紧密依托翻译实践基地,强化案例课教学,建设特色职业化课程。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培训、实践训练,学生提升了双语转换能力,掌握了扎实的翻译专业技能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应用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翻译行业经验。学生在思想素质、课程修读学分、实习任务、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等方面均达到培养方案所描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能承担石油石化、文化交流、外事外交等领域的翻译任务。为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院通过开设选修课、组织翻译实践训练、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展了学生在石油石化、国际贸易、外事外交等领域的知识面。学院还通过开设中国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促进学生扩展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是通过翻译实践,MTI学生具备了合格译员应具有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
二是邀请校外翻译学科及石油石化行业专家开设讲座,召开座谈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是通过翻译实训室、同传实验室等平台训练,MTI学生熟练掌握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等翻译技术。
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翻译研究项目,积极参加翻译学术会议,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戴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