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上敢作善为
孙旭

    “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谈及塑造拔尖创新人才时表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拔尖人才和创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为此,学校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自觉,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上敢作善为。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学校教育首先要善于特色创新。过度同质化的办学模式容易产生人才培养的趋同化风险,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意味着学校要在办学特色上做“加法”,在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上下大力气做“减法”:深入挖掘自身历史与文化传统,确立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办学定位;利用优势学科、优势资源创造出更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学校教育要敢于打破因循守旧的教育理念。纠正简单地将创新人才与中高考成绩等同起来,将创新素养培育与学科竞赛、创新竞赛等同起来的错误做法。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禀赋,不能把视线只聚焦于少数高分学生身上;另一方面,要坚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和现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求真。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学校教育要敢于改革千篇一律的课程教学。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问题意识、发挥想象空间、锻炼创新思维。与此同时,要营造开放自由、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动拓展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学校教育要敢于改革单一标准的考核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是多元的,其创新素养也是多维度的。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存在用一把尺子丈量学生的弊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建立能够反映学生创新素养的科学评价体系,采用更加开放、多样和灵活的评价方法发现非典型的“苗子”,充分发挥教育考核评价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上的引导推动作用。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