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4年全国两会特刊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全面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两会1+1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刘仲奎:

补齐学校生活设施建设短板

本报记者 于珍 尹晓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这让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委刘仲奎感到很振奋。“寄宿制办学是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办学模式,有其必然性。”在刘仲奎看来,农村寄宿制学校承载着农村学童的教育成长和生命安全职责,是农村义务教育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

    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办学经费和资金紧缺、办学基本条件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困难。为此,他呼吁,从建设规划、教育经费投入等入手,多方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给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建议,设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重大专项,由发改部门牵头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编制面向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明确基本建设标准,按照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面积缺口大小,科学安排建设任务和实施时序。

    “可通过新建、改扩建、修缮、装配化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中心乡镇至少建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补齐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生活设施配套建设短板,全面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刘仲奎说。

    在经费保障层面,刘仲奎建议,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优先保障力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实现教师福利待遇、学生寄宿生活补贴的财政经费全额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问题。

    刘仲奎还建议,鼓励地方政府探索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将学校安保、宿舍管理、食堂浴室运营等生活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实现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着力提升寄宿制学校建设水平及办学质量。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学校长胡建永:

打造良好学习生活一体化空间

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万均 刘剑波

    新学期开学不久,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洙凤村学生任志涛家里,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一进门,他们就向小任父母介绍起小任在校表现……新学期,像任志涛一样在上虞区丰惠镇中学就读的139名住校生,家家迎来了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家访小组。随即,学校组织梳理资料,修改充实每名住校生档案等。

    2021年,顺应教育网点调整需要,作为虞南最大的农村初中——丰惠镇中学,施教区拓展至“三乡两镇”,年接纳住校生超过130名。这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新课题。

    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住宿条件,学校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精心改造了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热水器,购买了衣柜、吹风机等设备,还根据功能需要,分别设置了洗漱区、阅读区等,打造学习生活一体化空间。

    校长胡建永介绍,学校组织住校生参与叠棉被、挂蚊帐等比拼活动,既丰富了住校生日常校园生活,也激励着住校生自觉提升综合素养。同时,积极开展“老”带“新”,引导高年级同学做好表率,在内务、纪律等方面“传、帮、带”。

    一些农村学校寄宿生面临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考题”,学校给每名学生设立完备的成长档案,实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变化。同时,从构筑寄宿生管理网格入手,组建起以校领导、班主任、值周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宿管员、学生楼室长等为主要成员的住校生管理委员会。每个寝室选送代表参与其中,定期集会商议活动安排、检查督促等事宜。

    据了解,学校近年来相继完善了住校生评估激励制度,定期组织“文明寝室”“宿管之星”等评比,培育了一批批品学兼优学子。去年,住校生王米乐因学业优秀兼生活自理能力出色,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少先队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