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24年全国两会特刊
2024年03月10日 星期日
高质量就业呼唤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吴泽强

■两会观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就业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无疑也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就业难”仍然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固本工程。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绝不是毕业生和其家庭自己的事,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毕业生各方高度关注、充分协同。要找准青年就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支持,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做好困难帮扶和权益保障,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府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供需信息匹配效率低等都是其主要原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各行业各部门开拓更多岗位是前提。一是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供给。政府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新产业、新模式、新职业,为大学生群体规模化就业开辟新空间。要把促进数字经济就业纳入就业优先政策的贯彻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多手段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展各类招聘专项行动,不间断组织企业招聘活动,特别是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调组织中小企业“走入高校”。三是多方面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要把经济困难家庭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指导各高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未能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平衡人才供需端矛盾,打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通道,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治本之策。这就需要各高校主动适应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找到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拓宽学生发展渠道。二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长效机制,积极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培训等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降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搜寻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率。三是创新校企招聘模式,既要保留坚持双选会、校招会等校园特有的招聘方式,又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就业岗位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

    毕业生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只增不减,出现了“慢就业”“频繁跳槽”等就业现象。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这个问题,根本上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生自身要积极优化就业思路,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根据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主动做好职业规划,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培训、实习等方式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家长要关注就业趋势和孩子发展需求,做好观念更新和引导教育。当下,非标准就业或灵活就业成为大势所趋,就业岗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家长要关注时代发展和就业趋势,不断更新观念,结合孩子的能力特点、成长优势,了解各种就业岗位所特有的价值,寻找岗位与其性格能力之间的匹配度,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考研、考公、考编。家长要做孩子求职路上的“引路人”和坚强后盾,而不要当“督促员”和压力来源。

    (作者系郑州商学院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