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向阳 绘 |
■两会漫话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关于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受到热议。其实,“第一学历”本身是个伪概念。教育部曾明确指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并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但现实中,不少人在求职、升学过程中都反映遇到过因“第一学历”而被区别对待的现象。有网友甚至自嘲,“第一学历不好,就像留了案底”。
就现实来看,“第一学历”歧视,除了因为一些招聘、招生单位出于提升筛选效率的考量,本质上还是“唯文凭”倾向的一种升级。因为其对应的很大一部分现实动机是,既然同等学历条件下不足以评价应聘者和考生的能力差异,那么就再追溯到“第一学历”去评价。这归根结底,还是“唯学校”“唯文凭”的变种。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这针对的就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过度依赖于分数、文凭等指标的现象。而一些单位和学校在招聘、招生中,从过于看重学历到过度筛查“第一学历”,与人才培养阶段的评价容易落到学历和文凭上,已然形成了一种呼应。
因此,思考如何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就必须进一步追问,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招聘、招生中,除了看学历,还能够通过哪些方式去更多了解人才的综合能力?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通过最终的文凭和学历去评价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评价体系和指标?这方面,《方案》其实已给出了明确的指引。例如,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等。
当上述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无论是用人单位招聘,还是高校招生,都有望在更多维度公平公正地掌握和评价人才的综合能力,由此对“第一学历”的过度筛选,也就势必会淡化。从这个角度说,“第一学历”歧视现象未尝不是对加速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的一种现实提醒。
当然,教育评价和用人导向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若在用人上不能真正跳出对名校、学历的过度推崇,也会弱化教育评价指标优化的动力。事实上,《方案》明确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材的良好局面。同时,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就现实而言,这些方面的落实,还有较大的改进优化空间。
当前,就业、升学上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愈是如此,愈需要更加注重招聘、招生环节的公平导向,防止因对“第一学历”的过度审视而加剧“内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更加重视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助力人才培养质与量的同步提升,也为用人单位提供更科学、健全的人才评价参考。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