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村医”学历结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工作成果,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吉林省自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以下简称“村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为扎实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学生的人才培养,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该计划列为学校重点专项工作,通过2021年高职扩招在全省招录2584名“村医”学生。
全面调研
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村医”工作专班,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长春市所辖市区卫健委、卫生院等地调研,邀请相关单位参加“村医”岗位技能需求调研会,向“村医”学生发放问卷调研3次,召开调研座谈会8次,逐步明确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具体需求。结合“村医”实际特点,学校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基层实际工作教学并兼顾“村医”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需要,编制课程标准,制定适合“村医”的相关教学政策,共制定教学管理相关文件4套。学校还购买了执业考试平台系统,学生可以免费使用3年。
为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配优配强师资队伍,“村医”班任课教师全部由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承担,职称都在副教授以上,同时聘请省、市医疗卫生系统优秀医生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线上教学
在“实”字上下功夫
2022年春天,“村医”学生开始了学习之旅。充分考虑“村医”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同时还担任抗疫工作重担的实际情况,学校搭建了“线上平台资源学习+教师辅导答疑”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依托“医苑在线”平台,搭建线上“村医”教学专区模块,构建完整课程资源体系,共设立38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村医”学生可以随时学、随地学,有效地解决了边工作边学习的困难;教师通过录制视频资源等多种形式,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等理论课程采用微课形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为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学校召开教学反馈会,了解教学和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学习时间,实施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转化和对接。在疫情防控时期,学校将“村医”学生一线抗疫的工作经历转换成学分,为“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等5门相关课程赋分90分,灵活、人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温度”。
线下教学
在“活”字上下功夫
疫情结束后,学校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开展线下教学。在省卫健委的统筹指导下,学校量身定制了符合“村医”学生需求的返校集中授课计划。2023年2月,学校组织学生第一次返校线下集中培训,既有专业教育、教授讲座等理论方面的内容,又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还有到实习医院由优秀带教医生就乡镇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案例的讲授,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员赞不绝口。
为了给“村医”学生提供更多线下学习的机会,学校与长春市卫健委共同组成调研团队,与地方卫健局共同建立联合教学点。2023年3月—6月,学校教务处组织各学院专业教师、外聘教师先后赴公主岭市、德惠市等地的4个教学点、2所卫生院,为“村医”学生先后开展了7次集中送教工作,指导“村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诊疗,为村民们提供义诊和健康服务。将实践教学送至“床旁”,手把手地教学与指导,让“村医”培养更加落地、更能惠及全体学生,也让当地的老百姓受益颇多。
在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时,学校紧扣“村医”日常工作的实践内容,重在提升“村医”学生的诊疗能力,并针对执业医师考试设置教学内容,为学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奠定基础。
实训实习
在“早”字上下功夫
“村医”学生虽然已经在基层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仅限于“村医”执业范围和病种特点,还需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实践学习和锻炼,不断丰富临床诊治经验。除了集中学习、送教下基层,学校还在设计教学点的同时,与当地医院进行对接,调研各地的医疗水平、各医院能够承载“村医”学生进行临床见习与实践的能力,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安排学生在当地医院或长春市内医院实习,推进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村医”学生创造更多临床实践机会,助力其执业能力提升。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是吉林省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工作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重要举措,是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承担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工作过程中,长春医学高专把“村医”学生培养作为重点课题和重要任务,努力把“村医”工作打造成全省工作的亮点、学校工作的品牌,把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作做牢、做实,为省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作出医学院校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