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相聚春天里 同心绘新图
——写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 于珍 高毅哲

    ■走在建设教育强国大路上·话题  

    3月4日,北京,玉兰初绽,寒尽春生。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如期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怀揣人民的嘱托与期待,再次相聚,共商国是。

    2024年全国两会,处在重要历史节点——

    即将迎来新中国75华诞,我们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近一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催人奋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破题、解题,实干、奋进。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系统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手握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局起步谋划未来一年的教育工作,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人民大会堂外,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居集镇深沟小学青年教师马晓丽带来了一个春天的消息:去年12月,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185所维修加固学校室内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学期顺利开学。

    开幕会前,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在委员们的讲述中,从“奋斗者”号的极限深潜到青藏铁路的动车时代,斐然的成就在国际上刷新着中国篇章。以“奋斗者”号为例,国内有来自13所高校的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彰显了强国建设中高校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决心和力量。

    万人大礼堂内,政协会徽熠熠生辉,分列两侧的十面红旗鲜艳夺目。

    15时,大会准时开始,会场内全体起立,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大礼堂。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精练务实的报告,展现了政协工作的累累硕果,绘就了新一年的崭新蓝图。台上台下,心生共鸣;会场内外,信心和期盼交织。

    会场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仔细聆听报告并认真记录。作为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自然融入教学一线实际”为题,进行了“试验田”式的试点自主调研,组织教育实践沙龙活动、推进地方课程建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非遗文化进课堂等方式,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灵深处。”贺颖春说。

    在采访中,多位政协委员对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当下,中国教育正以令世人惊叹的加速度发生着质变。

    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这一串数字,量化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快速腾飞,标注了一个民族的奋斗足迹。

    当下,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从未如此清晰。多位政协委员表示,办好教育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让青少年能从容握紧时代“接力棒”,走好民族复兴路。

    在上海,环绕上海交通大学布局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正成为上海市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区域之一。科创源头,“源”在校园。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成立首只超1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基金,全力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成为持续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性能引擎。

    “上海交大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创新育人才、以人才促创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努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担当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

    科学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科学教育落地生根。“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以‘小问号’项目撬动儿童学习方式变革,以数字化赋能科学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介绍。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更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科教融汇”的新要求,教育部启动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来自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全国政协委员张运凯就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交提案,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16时许,开幕会结束。

    走出会场,马晓丽心潮澎湃、信心满怀。她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全面增强履职本领,提高提案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基层智慧和力量。”

    风和日渐暖。天安门广场上,春光正好;新征程上的中国,前景壮阔。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