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近5年来,地处冬奥之城张家口市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认真贯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不断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一体化建设,探索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2022年,学校思政课教师主持申报的有关“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教学研究类项目立项以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实践育人探索与实践,努力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
“一二三”“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过多年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二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一”是牢固树立全课程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学校各门思政课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围绕核心主干思政课打造“一课一品”实践教学精品活动,形成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紧密联系的贯通式实践教学课程。“二”是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作为“教”的主体,教师以“两个结合”为指导,立足“四史”生动实践,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并积极参与思政实践研修;作为“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参与思政实践环节,形成了多样化的实践成果,例如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本科组二等奖,这种“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形式真正实现了思政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2000年开始,学校率先在全国高校推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认证制度,多年来始终坚持“三全育人”,注重思政课教学同思政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同思政干部和学工教师协同配合,共同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相互贯通、协同融合、交叉衔接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发挥合力效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及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数量创历史新高。先后有4人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被评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四个课堂”“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运行机制不断优化
学校积极探索“四个课堂”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和实现路径,努力构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互贯通,思政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实践育人相互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多维空间衔接互补,立体、广角、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政课程实践育人新格局。巩固提升“第一课堂”即教学主渠道的实践教学,优化课上实践育人环节。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法讲深思政原理、讲透思政学理、讲活思政事理,学校在河北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有效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即“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拓宽课下实践育人途径。通过课外指导开展校园思政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发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丰富拓展“第三课堂”即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夯实校外实践育人根基。通过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思政教学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和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践育人方面的融合发展。2022年冬奥会期间,学校选拔的453名师生志愿者用好用活冬奥生动“教材”,上好冰雪“大思政课”,讲好冬奥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了新时代建院人的责任与担当。其中,5人分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和“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个人”称号,1个团队荣获先进集体称号。延伸开展“第四课堂”即网络微课堂的实践教学,打造网络思政实践育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实践育人功能及展示实践育人成果的作用,积极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人文化和信息化,促进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线下实践育人与网络实践育人融合发展。
“五位一体”“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近年来,学校注重建立健全“校企行社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学校层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三全育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企业层面充分发挥融合作用,通过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相融合,并促进校企协同实践育人;行业层面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行业精英、专家学者的带动下,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并促进思政科研育人;社会层面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和资政育人等社会服务职能,加强学校与社会在思政实践育人中的协同融合;政府部门层面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利用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促进“大思政课”育人和思政实践育人中的校政协同与合作。通过发挥“校企行社政”的合力效能,打造“学校思政课教师—企业优秀校友和成功人士—行业专家学者—地方社会实践和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政府职能部门”多元主体协同融合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生态系统,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实践育人和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学校先后建立了10个校内外“大思政课”实践研修基地,并携手社会组织开展了系列实践育人活动,积极构建协同实践育人新格局。与张家口市社科联共同开展了大中小学生“可再生能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社科普及研学活动”,协同崇礼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拍摄制作了思政教育资源视频,携手张家口市律师协会举办了“宪法日思政大课讲座”等。为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用好、用活地方文化和历史资源,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经常到校史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地参观并开展“红色展馆里的‘大思政课’”实践活动。通过“大思政课”实践研修基地的建设和各类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实践活动形式,拓展了实践教学路径,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由思政课教师牵头申报的“汲取地方革命史的智慧和力量 促进红色校史与地方史研究教育融合发展”项目成果入选第六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名单,是当年河北省仅有的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师涌江 曹宇 赵宝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