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内核和学科实践的基础,也是从浅层语言学习走向深层语言文化学习的关键要素。当前,课堂思维含量不足已成为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痛点,具体表现在:一是找不准语言教学与思维教学的联结点,认为思维训练是理科教学的任务;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推动教学方式的改变;三是浅层的语言教学挤占学生深层学习的时间,不利于形成终身发展所需的思维力、价值观,学科育人效果不佳。
从2003年起,笔者开始整合福建省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福建省中学英语网络名师工作室、福州市“引领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国思维型教学工作坊协作联盟四支团队的力量,致力于英语思维型课堂研究,开展英语学科思维立课、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为英语教学从传统知识型课堂到素养型课堂的转变提供了成功的实践范本。
凝练思维型课堂的核心理念
英语思维型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思维立课、思维养性、思维育人”为培养目标,探究“真实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课堂样态,旨在让学生学思结合,提升思维品质及语言表达能力。
所谓思维立课,表现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场、以“导”为重心的教学观和以“思”为核心的活动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融入思维能力提升的要求,将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素养统合于课堂,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双减”落实。
所谓思维养性,即通过组织“学、思、用、创”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思维、育思维、用思维”,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所谓思维育人,即践行“课程,让课堂说话;课堂,让思维说话;思维,让学生说话;思维课堂,让价值说话”的转型初心,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通过评价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调适行为取向,达到思维育人的目的。
确立“12345”思维教学原则
英语思维型课堂综合考量学情、校情、区情、社情、国情,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思维。要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及课堂教学模式。为此,研究团队确立了“12345”思维教学的原则:“1”是指用1个关联单元大概念且包含思维属性的概念词统领全课;“2”是指抓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这2条课堂主线;“3”是指“文本准备与教学导入、学习理解与应用实践、拓展探究与迁移创新”3个课堂教学进阶过程;“4”是指灵性搭桥、感性引入、理性执行和良性产出4条实施路径;“5”是指“语境轴、文本圈、信息沟、问题链、思维流”5类思维实践活动。“12345”教学原则为教师进行思维型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了脚手架和基本规范。
构建“THINK”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的英语思维型课堂的探索,初期主要在实验学校的自然教学班开展研究。2003年开始以“导学—自悟”教学模式设计了7种思维课型,推动课堂转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思维过程。2011年,研究团队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同质性的横向对比研究,课型从“导学—自悟”向“思辨”转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为思维型课堂的发展注入了新理念和新动力,“THINK”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完善,并推广至全国18个省份。
“THINK”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设“三化”阅读思维课堂。思维型课堂的阅读教学,以主题语境为引领、以多模态文本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英语阅读活动。阅读不是简单理解文本的意义,而是要把问题、思维、活动关联起来。“三化”阅读思维课堂着力重构阅读的所有环节,使阅读教学“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思维是学习工具,更是发展目标。
二是建设“4C”听说思维课堂。“4C”(context,语境)即在“激活语篇、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4种语篇情境烘托下的听说活动课。“激活语篇”推动发散性思维和联想思维共生,主题、话题、标题、问题在此环节绽放;“基于语篇”重在逻辑性思维与聚合思维共通,功能与话题、形式与意义在此环节结合;“深入语篇”实现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思维共存,扩展主题认知,强化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关注语用功能;“超越语篇”达成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共享。英语思维型课堂听说教学按“文本准备与教学导入”“学习理解与应用实践”“拓展探究与迁移创新”三个步骤逐层深入,实现语言习得与思维训练的统一、问题导学与深度思维的统一、整体设计和个体发展的统一。
三是建设语言综合实践“四性”课堂。语言综合实践课的语言学习是一个重设、重构和再生的学习过程。英语综合实践课重在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语言综合实践课语境文本化、文本功能化、功能语用化、语用结构化的模态,建设“灵性搭桥”“感性引入”“理性执行”和“良性产出”的思维发展型课堂。“感性引入”阶段注重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理性执行”注重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表意的语言手段和交际策略,“良性产出”注重单元知识内化后的自主再创造。
四是构建共同体式的教研支持体系。英语思维型课堂的发展需要教学研究的支持与反哺。2010年以来,研究团队的足迹踏遍浙江、江苏、新疆、甘肃、宁夏等13个省份,与多地教师开展协作交流,实验校和协作校的相关团队形成“草根”式教研生态,组建教师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在跨区域研讨中伴学伴问、互学互助、用创并举。这种共同体式的教研体系,推动教师从旁观者向当事人转变,引导教师从知识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
目前,“思维立课”英语学科育人实践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实验校和全国18个省份的协作学校中应用。成果通过“英语思维课堂”公众号和工作室网站带动师生共成长。近3年来,研究团队的工作坊共举办国培、省培计划相关活动76场、省级讲座330场,900所学校7.7万名教师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与,极大地推动了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是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该校全学科开展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校和基地校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明显优于未经思维课堂培养的学生,一批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英语写作、演讲大赛中获奖。
(作者分别系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正高级教师、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