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高教周刊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梁丹 通讯员 王晴 苗建军
科研人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微纳公共平台做实验。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有5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只是近年来北航人才建设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该校共新增两院院士17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占比和新增数量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名列前茅。截至2023年12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3094人,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662人次、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35人、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

    人才是第一资源。该校始终把人才队伍作为核心竞争力和内涵发展关键要素,不断加强顶层谋划,坚持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顶层设计,“一盘棋”推动人才工作

    “我出几道题,请大家一起来研究思考。”2024年农历年前,该校航空航天博物馆三层科技创新成果展厅,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与新入职教师及新聘研究生导师代表一同参观交流。

    “通过出题和答题,希望大家将自己的专长领域做强做实,以此为基础与国家重大需求、学校主攻方向结合起来,找准未来科研工作的方向和路径。”赵长禄说。

    自上而下全面系统地推动人才工作,是该校近年来人才工作改革的一大亮点。2022年6月22日,该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人才工作经验,设计人才工作新蓝图。会上发布了《蓝天新时代人才行动计划》,提出“党管人才旗帜领航、教师思政铸魂导航、科学规划筑梦远航、人才引育驱动引航、机制创新蓄力护航”五大工程,人才工作优先部署、人才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发展优先支持、人才服务优先落实四个“优先”,加快推进“高端集聚、分类卓越”的一流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要求。

    会议召开一年多来,以人才强校为核心战略,该校在学校层面成立了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策人才引进和培育配套政策;设立了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提升人才发展相关资源保障、调配能力。各学院也成立了人才工作小组,协同各教学科研团队按需引育,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打造“人才特区”,突出雁阵式人才队伍格局

    如何探索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近些年,在“四个面向”指引下,该校建设了一系列科教协同、产学研用协同的“人才特区”,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有组织科研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集中政策资源,赋予特区更多的资源支撑,赋予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与经费支配权。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是该校的“人才特区”之一。2022年,该院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以学术前沿研究为导航仪,开拓原始创新“无人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催化剂,打造基础研究创新高地;以汇聚天下英才为驱动力,打造高端人才特区试验田;以优质资源保障为支撑点,增强优秀人才吸引能力。“现在,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已经成为学校引进和培育国际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国际优秀人才‘集聚效应’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的代表性品牌之一。”该院常务副院长陶飞说。

    在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双轮驱动中,该校科学规划人才梯队,推动形成战略科学家谋篇布局、领军人才领衔挂帅、青年人才挑梁担纲、创新团队协同攻关的人才队伍雁阵格局。

    改革评价机制,分类卓越让人人尽展其才

    既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公共英语课又要承担专业课程,还要兼顾科研任务——曾经,该校外国语学院教授胥国红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所长、实现专业发展,近年来,该校通过分系列发展与评价机制改革,划分出教学、科研、研究等不同序列。在分类卓越的人才评价导向下,选择教学序列的胥国红很快评上了教学型教授。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张力军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2019年,他在第一次分系列职称评审中脱颖而出,获评首批实验系列教授。

    “分系列发展与评价改革实施4年多来,学校教师队伍活力更强、动力更足。”该校人力资源部部长张义表示,在立足本岗、分类卓越的鲜明导向下,该校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该校还努力打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2022年成立的独立建制的教师发展中心,力求为广大教师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全周期支撑服务,实现发展与评价系统建构、同向同行。

    “人才是支撑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资源,学校助力人才内生成长,持续完善分类卓越的人才发展与评价体系,每6位教师就有1位是国家级人才。”2023年12月17日,该校举办第十五届青年人才唯实论坛,校长王云鹏在致辞中如是说。

    多年来,该校致力综合改革,为人才提供潜心育人、开展研究和创新的条件,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文化氛围已经蔚然成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