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地方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强化馆校合作,助推“五育并举”——
博物馆成育人“第二课堂”
特约通讯员 刘银燕

    “同学们,古人在还没有发明纸的年代,用什么来记录生活以及人类历史文明的呢?”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一小教师庞静带学生走进阜阳博物馆,了解阜阳汉简的发掘历史,加深学生对简牍的认识。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以“博物致知”为导向,在中小学设置“微型博物角”,并以馆校合作的形式盘活当地科教资源,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校级博物馆”释放育人能量

    石磨、纺线机、竹篓、锄头……走进安徽省阜阳市程集镇王湾小学农耕博物馆,鲜活的农耕记忆扑面而来,约4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100多件老农具,旁边是学生们制作的文字介绍。学校在筹建校级博物馆时,发动学生走家串户收集农具,建立“农具博物馆”。

    以王湾小学为代表的阜阳市中小学,立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需求,因地制宜自建校级博物馆,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

    走进阜阳市六里小学,会看到学校的门窗、走廊、墙壁,整个空间都在讲故事:校门口的电子屏上展示着“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事迹,教学楼走廊里,张贴着屠呦呦、袁隆平的宣传板……

    校园还是展示中国古今科技发展史和最新科技成果的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讨论研究,每周末的“科技群星闪耀时”主题班会,学生会分享自己“追星”的心路历程。学校负责人梁陆红介绍,现在的学生喜欢“追星”,学校就把校园打造成“科学家博物馆”,把追星转化为自我激励,打造领航青少年成长的“北斗”。

    用好博物馆,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为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颍州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组织了多样化的博物主题特色教研活动,让中小学教师加入到博物馆教育中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教学。

    “阜阳市现存办学最久的学校是哪一所?”“阜阳市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是哪里?”带着这些疑问,阜阳市北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到了阜阳市博物馆和阜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探索。学生们在革命烈士馆找到了革命烈士张蕴华、周传业、周传鼎的革命事迹等。

    展区就是教案,文物就是教具。近年来,颍州区各中小学与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进行深度“馆校合作”,一系列“共建·共育·共传承”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将公共教育场所变成颍州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课件库”,盘活了颍州区的社会资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会在太阳光下投射影子,于是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成语。后来,古人又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的。”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圭表是当时中国天文观测技术领先世界的重要实物见证,在东清小学“天问”社团完成研学后,辅导教师丁玉平给孩子们留的课后作业是:制作“量天尺”并测量影长。

    “馆校融合”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今年以来,颍州区教育局还推进“馆校融合新课堂”,着手与各类馆所共同开发课程菜单:六里小学的“博物有礼”,阜纺小学的“东坡守颍”,莲池小学的“赛博时代”……和各馆所联合开发的现场教学课程,涵盖了体验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等不同类型,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在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各中小学纷纷将阜阳市丰富的文物、博物馆资源和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与各类场馆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了一体化馆校合作机制。

    不仅如此,各中小学还在常规教学中邀请文物专家到学校授课、讲座和参与教学,设计从博物馆展厅到文物景点景区的研学课程和线路;组织中小学生到馆所担任讲解员和志愿者……颍州区加强“馆校融合”,在中小学生心中种下“博物致智”的种子,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共同构筑出学校实践教育新高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