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视窗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山西师范大学
守心路 解心结 育新人 筑未来
张潮 李慧燕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坚持提升能力,坚持系统治理原则,山西师范大学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保障管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院立项山西省重点智库2022年度委托课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课题编号:ESD-09),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一、加强源头管理

    依托课堂,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学校依托教师教育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实用、生动,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灵活的课程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技能,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危机。

    “五育”并举,实现全科育人。学校坚持以德育心,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智慧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既教书,又育人;以体强心,学院注重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美润心,任课教师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劳健心,辅导员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

    二、加强过程管理

    做好测评工作,强化预警防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专职教师对结果进行解读和个体反馈,提供建议和干预,帮助被评估者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宿舍长等,重点关注学生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辅导员、班主任每月遍访学生寝室;院系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研判会,对出现高危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干预帮扶。

    加强心理咨询,注重危机监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电话预约专线、咨询邮箱等多样化的个体咨询服务形式;各学院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层面多次开会通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解决各类难题;校领导亲自开会督导学校和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进展情况与服务状况。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根据不同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对程度较轻的学生,采取教师辅导和朋辈辅导的方式;对程度较重的学生,及时向家长汇报,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加强结果管理

    分工合作,明确工作职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学院学工部和辅导员都明晰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从档案建立到个别辅导,再到危机事件的处理,各自归口备案;建立自下而上的工作网络,辅导员将收集的学生心理发展信息汇总后向学工组长报告,然后由学工组长签字并上报学院党委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

    家校协同,构建共商干预机制。建立家校沟通的有效平台,建立学院与家庭的常规联系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与学校就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表现互通信息,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入学时就确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登记紧急联系电话,确保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尽快与学生家人取得联系;组织家校共育活动,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心理危机的常识、应对策略和支持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应对心理困扰。

    多方支持,争取各方机构协作支持。持续强化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协同合作,主动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定点合作关系;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家来校授课或举办讲座,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加快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学生因心理问题在校发生意外事件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并在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指导下核实情况、及时处理;针对可能的社会关注或舆情,学校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回应,争取网信、公安等部门支持,合力做好工作。

    四、加强保障管理

    建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学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扩大和充实了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对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和每班的心理委员开展心理服务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科普宣教、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培训形式有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督导分享、经验总结等,通过分类、分层次培训培养了一批学校心理服务的骨干力量,提升了学校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保证学校心理服务方便、及时、安全和有效。

    支持心理健康科研。学校鼓励专兼职心理教师和校内外力量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形成了三支联合力量进行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一支力量由学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组成,开展各类纵向课题研究,解决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一支力量由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心理教师和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组成,开展各级横向课题研究,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一支力量是由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践实训基地扩展而形成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和实习基地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专业联合共同体,开展校本课题研究解决基础教育教学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

    落实场地和经费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300余平方米的心理活动场所,设有预约接待室、办公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冥想放松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档案室、团体督导室、心理阅览室等功能室,以及心理文化长廊,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有效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专项单列、专款专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张潮 李慧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西师范大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2/07/03/ZGJYB2024020703_b.jpg 03 中国教育报 4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