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视窗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产学研协同,应需而变育人才,与粤北产业同升级共创新
为粤北智造转型升级装上“韶院引擎”
李锦 苗德成 杨国强 刘一艳 李丽群
韶关学院学子在实践项目中做中学、学中做,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炉火熊熊、钢花璀璨……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原韶钢松山)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高端优特钢生产基地,产品用于机械制造等行业,是广东省韶关市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底气。

    在韶钢从低技术水平、高消耗转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实现“二次创业”的“破冰之旅”上,韶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授级高工周峰团队奋力贡献。团队联合韶钢,开展转炉炉后废钢加热工艺开发项目,率先实现氩站位置废钢头加热,实现120吨转炉年净增效益2190多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1328万度电。

    这是韶关学院机械学科助推韶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从老工业基地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从资源型城市到粤北生态屏障,韶关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支撑,而在人才培养中,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韶关学院坚持“地方所需、韶院所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办学质量为核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应用型专业建设为支撑、“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升产教合作深度、学科交叉高度、专业融合精度,促进专业链、人才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

    扎根粤北

    打造城校同创共荣命运共同体

    韶关地处广东北大门,拥有“华南重工业基地”辉煌历史,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在广东率先生产汽车等。

    作为扎根粤北办学的本科高校,韶关学院立足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多年前就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服务韶关发展中,这一传统专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获评国家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粤北地区的韶关等地,约占广东省域面积的20%,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本土自主培养的人才支撑。学校根据‘党委所倡、政府所重、民众所愿、学校所长’,一直努力作贡献。”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说,韶关工业强市有需求,韶关学院学科建设有行动,在服务中找到位置,在服务中寻求支持。

    在产业快速迭代浪潮下,韶关变靠制造业起家为靠制造业当家,“蝶变”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韶关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亟须以新型人才驱动产业,以智力引领创新。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韶关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主动回应区域发展、产业变革、技术创新,2020年更名为智能工程学院。从机电到智能,改的是名字,更是行动,学院紧随产业脉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力撑韶关制造业当家。

    乘着“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东风,“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华韶数据谷这只“数字金凤凰”展翅韶关,高校的机械与电子如何擦出新“火花”,赋能产业升级?韶关学院应时而动、应势而为,智能工程学院机械等4个专业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打造机械学科,以新方向带动优势学科人才培养升级,为韶关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韶关学院聚焦广东省“1310”具体部署和韶关市“363”工作要求,围绕韶关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做优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等重点学科集群。学校联合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引入新产业发展逻辑和新技术,增强学科建设牵引力,勇担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使命”,助力韶关打造传统优势产业“梦之队”,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新秀”,实现产业发展“星月齐辉”。

    打破壁垒

    共筑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数字化生产车间里,一个个机械手灵活操作。到粤北的大中型企业调研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吴伟辉深有感触:“工厂里基本上都是机器运行程序实现产品生产,人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机器管理调试等方面。”

    近年来,韶关围绕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定位,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如何满足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对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需求?“人才培养应当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适度超前,这样等产业转型升级时,人才储备则水到渠成。”韶关学院校长廖益说,学校打开校园、思想围墙,向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等“高参”借智,密切捕捉产业人才需求新动态、新趋势,让传统专业“老树开新花”。学校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传统专业方向升级为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

    如何打破专业、学科、学院壁垒,为韶关做大做强制造业这份“家当”,培育更多适应与引领智能制造的机械类新工科人才?历经大量实践,韶关学院聚焦龙头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对内融通与对外协同,构建“1+N”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模式:“1”为产业学院建设主体;“N”为产业学院依托产业的若干行业企业,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有影响的大型企业、韶关本地大型智能装备应用企业。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产业学院等四个产业学院应运而生,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产业学院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探索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利益协调共享与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师资共培、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课程共创、就业共担、资源共享。

    在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建议下,智能工程学院增加智能制造技术等课程。“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如课程体系滞后于产业主流技术标准,毕业生知识技能也会滞后于企业需求。”韶关学院副校长赵三银说,机械学科将产业所变、企业所急、学生所需,作为课程设置重要指南针动态调整课程。学校联合企业,构建通识、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编写10部教材。毕业生大为受益,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标准后,就像火种把新技术带到产业链中。

    聚力聚智

    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澎湃发展动力

    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一生产线,机器人替代人工现场巡检与清理,实现全生产过程自动清理、无堵料不间断生产。这背后是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徐先懂博士联合韶冶研制的干燥流程机械手辅助清理系统。

    徐先懂是韶关学院针对当地产业需求引进的人才之一。学校给予他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在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他依托专业优势,以横向项目为抓手,带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受限于地理位置,韶关引进、留下高层次人才难。”孔云龙介绍,韶关学院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完善“双师双能型”专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学校借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契机,结合机械学科人才需求与粤北地区企业技术研发等实际需要,校企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推动引进人才的层次、精准度、数量等实现新突破。

    城市与大学共谱“枝繁巢暖,引凤来栖”的交响曲。韶关学院教师队伍量质齐升,现有博士612人。

    韶关学院落实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人才除获得校企共同提供的薪酬、科研等政策保障外,在合作企业取得的科研及社会服务成果,还可作为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学校打破科研项目传统国家、省部级简单分级做法,横向项目经费达40万元就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等级,纵向、横向项目支持力度一样。这激发了教师争取高级别纵向项目或重大横向项目的积极性。

    人才第一资源与创新第一动力如何激荡出磅礴力量,助力韶关推进好发展第一要务?韶关学院引资源、聚合力,打造粤北机械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引导教师与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用真成果破解产业发展真问题,用真贡献服务粤北发展真需求。机械学科近三年参与横向课题研究教师比例超过50%,教师把课题做到企业去,把论文写到车间里,多项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科教融汇

    与前沿产业共育一流创新人才

    韶铸集团有限公司精锻车间锻造轴承生产线的产品,人工检测费时且精准度不高。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黄晨华带着涂家濠等学生,开发形位误差智能检测平台控制系统。真实的项目经历提升了涂家濠解决复杂产业问题的能力,助力他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涂家濠读研深造,深耕智能制造领域。

    近年来,韶关学院机械学科践行“机械为基、信息赋能、专业融通、科教融汇、交叉创新”理念,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团队合作、跨学科学习、职业迁移等能力,成长为具有爱国奉献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韶关学院CAD协会“多运动模式断尾仿生机械蛇”代表队获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创新建立“一专业·一社团·一竞赛”协同育人机制,根据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开设CAD协会等专业类学生社团。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组队,解决专业训练体系的单一性。

    “学生在赛事中不断进阶,创新性思维得到启迪,创新产品得到优化,通过竞赛得到了认可,对今后发展增强了信心。”廖益给出一组数据,机械学科50%以上学生参加过学科竞赛或承担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别奖项117项、省级奖项273项。

    针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快速准确定位需求,在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龙迎春和企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姚皓允基于生产线真实项目需求,将“基于机器视觉的电芯定位及自动排序系统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做真题、真做题,学校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大四进入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课题为真实工程项目或产品开发项目,在解决真问题中历练真本领。”韶关学院副校长郭会时说,在科教产深度融合“炉火”中,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炼铁成钢”。机械学科95%以上的毕业生在韶关以及大湾区作贡献。

    从韶关学院毕业后,朱儒学从技术员成长为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董事长,助推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韶关学院校企共育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高校、企业、产业、城市进入互促多赢的良性循环。

    (李锦 苗德成 杨国强 刘一艳 李丽群)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