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岗实践——走进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小学 |
|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结构化研讨活动现场 |
|
开班仪式 |
2023年12月28日,由河北省教育部门主办、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办的2023年度河北省农村校长素养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农素工程”)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圆满结束。农素工程是为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及河北省《教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地区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农素工程培训项目自2023年11月开始,分为11期进行,共计培训人数883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办第1—6期,共计培训农村地区小学校长483名。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校长培训方案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202007)阶段性成果。本次培训在党性教育开展、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质量提升、职前职后一体化探索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
唤醒校长使命初心
校长培训是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目标要服务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在校长培训中坚持业务培训与政治培训并重既是政策指向,也是长期探索形成的重要经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制度举措上,就是要把“小我”和“大我”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事业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联系起来。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可为党性教育提供生动的实践场景,能够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施效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积极探索校长短期培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乡村学校校长职业认同与理想信念为核心思政要素,融合校长培训中的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开发“弘扬塞罕坝精神 志愿服务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党性教育专题课程。塞罕坝学院为培训班提供了塞罕坝精神教育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塞罕坝从荒漠到绿洲的建设发展历程。音乐舞蹈学院师生为培训班演出《情系塞罕坝》原创歌舞剧,聚焦三代塞罕坝人的生动实践,诠释“育自己的苗,护自己的树”的深刻内涵。通过一展一演,培训班学员不仅理解了塞罕坝精神的内涵,还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身为校长不仅要敬业,还需精业,需要涵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要把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融入血脉灵魂,在教育的时代变革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尊重成人学习规律
让培训课程启智润心
为了给学员提供适宜的课程,项目团队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分地区、分学校类型、分校长任职年限对培训班学员的教育理念、职业认同、办学经验、学习需求进行调查。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和培训班学员短期培训学习需求,从规划学校发展、优化内部管理两个方面设置专题讲座课程,从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调适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匹配榜样学校,开展现场教学。专题讲座课程由教学班主任进行课程导入,专家讲课后进行现场答疑,通过增加课程互动来提高讲授课教学效果。进校现场教学按照“听—看—问—思—评—议”的流程,先由一线校长作校园文化和教学管理经验介绍,然后学校领导班子引导参训学员进行校园参观并随团解答疑问,随后参训学员观摩实践校新课标课堂教学示范课,再由随队进校的专家以实践学校为案例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专题指导,最后通过填写实践教学反思表引导参训学员进行反思自我、评价他人,再进行小组评议交换观点、互相启发。
为解决乡村小学校长在办学中的独特难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聚焦乡村办学实际,以“小切口 大纵深”为原则分类筛选培训班学员典型经验,分主题举行培训班学员校长沙龙。小学校长培训班共组织校长沙龙23次,论坛主题由项目团队拟定,论坛活动由培训班学员自行组织,培训班学员根据个人办学实际需求自主选学。论坛活动在一天的集中培训课程结束后于晚间进行,常常座无虚席。沙龙分享环节,召集人负责流程组织,分享人汇报做法,对话人交流看法,校长学员主动交流经验、展示问题、表达情感,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校长们依然能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基层农村学校展现丰富的办学智慧。
多形式开展课程活动
让农素工程深入人心
经承德市各区县教育部门推荐、项目团队走访调查,本次培训在承德市选择高新区和润新城实验小学、双滦区实验小学、双滦区第四小学、双滦区偏桥子小学、鹰手营子矿区滨河路小学、隆化县第五小学、围场县四道沟小学7所小学作为现场教学点,一校一专题,为学员呈现全景式、联景式学校管理实践课程。为扩大培训项目的辐射面,提高农素工程的影响力,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每到一所学校都安排一名省内外名校长随队进校,在完成实践校安排的现场教学活动后,随队名校长以该校为案例进行学校管理专题讲座。名校长专题讲座课程面向学校所在区域的校长开放,各区县教育部门组织区域内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走进省培校长培训课堂,在享受高质量校长培训课程的同时,提高了农素工程的影响力。
为提高按需施训的水平,本次农村小学校长培训按照学校规模分班,其中第1期、第2期的学员为农村大规模学校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特别是在培训班校长沙龙环节,项目组织者发现这两期学员分享的管理经验、办学理念具有典型性,有些学员有丰富的农村学校办学经历,办学成果有较强的宣传、推广价值,便聘请这些校长学员担任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培训班讲师。从参训学员到培训班讲师身份的转变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让这些扎根农村办教育的校长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训班课程安排坚持“有分享就要有反馈”的原则,在一线校长分享结束后,邀请学校管理理论专家对其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凝练,真正实现了“实践第一,理论先行”,让培训的效果立竿见影,参加农素工程培训成为这些校长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
为丰富课程形式,开拓农村校长教育视野,增强农村校长对学校教育场景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培训班还组织了“乡村教育振兴论坛”“农村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多类型的论坛活动。“乡村教育振兴论坛”要求河北省内外乡村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从乡村教育政策、乡村学校发展趋势、乡村教育创新实践、乡村校长的教育情怀等方面开展主题分享,就乡村教育研究热点、乡村教育案例选择与写作开展圆桌论坛,激发参训学员通过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农村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小组讨论,每组提出3个问题,全班学员投票选出关注度较高的4个问题,分别选择一线校长、教育部门领导、教育学者对这些问题从实践层面、管理层面、学理层面予以解答。这样的论坛活动不仅是形成集体智慧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员通过反思日常工作来重新认识自己,通过重新认识现象找到解决实践问题的新方法。
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项目实施
提振师范办学信心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教育是师资建设的源头活水。作为一所有着丰富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服务于国家建设教育强国要求和河北省建设教育强省要求,聚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协同实施。每年的培训季,参训学员不仅是学习者,也成为学校开展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调研对象,特别是校长学员对新任职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对未来教师培养的需求、建议,是该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培训课堂面向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师范生开放,让他们能聆听权威的教育政策解读,了解接地气的基层办学经验,感受真实的课堂教学变革,对于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增加师范生实践教学经验都大有裨益。
从培训课堂开放到丰富师范教育育人实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关注的不仅是师范生通过职后培训获得知识增长和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和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本次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安排两支班主任队伍为培训班提供组织和管理服务,一支是由高校师范类教师组成的主班主任队伍,负责培训班的教学活动组织和学员考核评价;另一支是由志愿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师范生构成的“好老师”社团成员组成的副班主任队伍,负责培训班信息技术工作与学员培训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培训班为师范生提供以下服务: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能力,通过整理培训成果提升问题分析的能力和对基础教育实践的敏锐感知能力。校长们扎根基层、破解难题、创新发展的办学实践,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育的情怀,每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向师范生传递着奉献、关爱、责任、担当的精神,成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更好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持久力量。(张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