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旅游支教不能滑向功利化
金维民

    近日,某短视频博主发布一则“质疑短期支教成为生意”的视频,引发热议。调研发现,此类旅游支教目前已发展为成熟的产业链,行程大多为一周左右,报名费千元至万元不等,地点既有国外度假热门区域,也有国内落后边远山区,形式大多以公益助学、保护动物、爱惜环境等志愿服务展开。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支教项目,不仅规划好每天活动的时间地点,游玩体验的时间也长于教学支教时间,密集的行程单和旅行社出团通知格式如出一辙。

    从此类旅游支教报名的火热程度即可看出,通过支教经历来提高以后升学或留学的成功概率,是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但这种头顶公益帽子的支教,行旅游之实,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偏离了支教活动的初衷,使支教活动流于形式主义,应及时加以规范。

    支教是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受援地的教育质量,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关乎教育公平、学生利益以及一个地区未来教育的发展。真正的支教者往往选择去贫困落后地区的学校支教,希望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渴望知识的孩子,拓宽其视野,丰富其学识,培塑其价值信念。同时,支教活动也让支教者了解国情民情,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个人意志品质。

    但是,当支教成为一门生意,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旅游支教活动的组织方为了获取最大利益,通常追求即时利益,忽略正常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旅游支教的参与者大多可能是怀着各种功利心态的学生,有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学分绩点,以成功评奖、保研;有的是为了给简历增加一些亮点,在升学或留学申请中获得好处;有的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文风情和生活方式。

    这些群体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公益志愿者,本身也许并没有教学经验和资质,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课程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教学水平偏低。这种支教方式不仅对孩子们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还会干扰他们的正常学习,背离了支教活动的宗旨。因此,当务之急是认清旅游支教所带来的危害,寻找问题根源,及时加以规范。

    筑牢制度“防火墙”。制定明确的支教管理办法和规章,细化支教活动的定义、模式类型、资金使用、志愿者选拔等方面的规范。设立专门的支教监管机构,加强对支教组织和项目的审核和监督,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那些目的不纯、忽视教育质量的支教项目,坚决予以整改。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要求支教组织和支教者在政府指定平台注册信息,以便政府和社会能更好地了解志愿服务情况。屏蔽未注册的支教组织和支教者,防止非法组织和个人参与支教活动。

    强化监督“紧箍咒”。鼓励公民、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对支教组织的监督,设立举报渠道。建立支教组织信用评级制度,对经常受到负面评价的组织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推动支教组织透明化,要求支教组织定期公布项目实施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等信息,确保社会公众了解支教活动的真实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常打思想“免疫针”。加强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教育,使其提高对旅游支教活动的认知水平,认识到支教的真正目的。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支教活动宣传周,组织座谈会,邀请曾参与过支教的志愿者分享经验,形成正面示范效应。

    完善制度,专注细节,旅游支教才能摒弃囫囵吞枣式的走过场,回归支教活动的初心,让更多关心教育的组织和人士真正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推动支教长效化、常态化,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传递知识、奉献爱心,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