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
新闻回放
不久前,某电商平台销售有关“爱因斯坦的脑子”等产品,标价从0.01元至20元不等,因销量过万上热搜,成为该平台“2023年度十大商品”之一,且热度还在上升。“不妨下单一个‘爱因斯坦的脑子’,赋予精神寄托,让智商+1”,成为商家的宣传语。这种无中生有的产品,到底靠什么俘获人心?
主持人语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回望过去,总有新事物、新景观、新感知不断涌现。某电商平台年度商品盘点中,虚拟情绪商品亮眼入围,令人遐想,引人深思。互联网时代的新奇之像,也许亦为“脑洞大开”的诉求新表达。它看似“无厘头”,却又来源于现实;它充满自由的想象力,也折射出我们走向愈加包容的心灵之需;它看似荒谬的外表之下,其实掩不住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初心。
青年说
人本身是社交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是能量的流动交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会寻求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与他人交往,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数字时代,以面对面交往为情感获得途径的社交模式已经被打破,一些年轻人正在通过社交软件打造一种新型情感交流模式,虚拟情绪商品便是其中之一。
虚拟情绪商品,旨在寻求情感与归属。互联网在无限拉近新时代公众距离的同时,似乎也将年轻人困于情感的围城。他们一边渴望社交带来的情绪价值,一边回避着现实的社交场合。喧嚣与热闹,始终和现实世界隔着屏幕的距离。虚拟情绪商品的出现正是部分年轻人在矛盾境遇中的一种平衡之道。情绪无法被度量,归属也无法被物化。虚拟情绪商品虽无实体,但通过现实可见的价格,成为年轻人眼中可即时获得的情感沟通媒介。
虚拟情绪商品折射出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认同与满足。“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在自身和环境中进行调节,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寻求满足与认同是“自我”的本能。无论是之前风靡的“电子木鱼”,抑或如今的“情绪商品”,实际上都是年轻人在“自我”的不确定中寻求外界的肯定,为自己的抉择加上一层保险,从而积蓄继续前行的勇气。
可见,虚拟情绪商品的本质,是现实世界发现情绪、挖掘情绪、满足情绪、治愈情绪的投射。一些年轻人将此作为情感生活的调剂,获取陌生人的善意与肯定也未尝不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虚拟情绪商品在年轻人心路不开的时刻,为其带来了鼓励的清浅涟漪,使其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撞见阳光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