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供图 |
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正式启动了家庭教育的改革试点探索。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实践,罗湖区成功构建了校家社政协同育人模式。政府在协同育人中承担政策修订、工作规划等责任,为育人体系的有效运转提供重要支撑。学校、家庭和社会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开展互动,形成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在政府支持下,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成功实现了父母能力提升、学生健康发展以及育人体系健全的目标。
政府支持,专业引领
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正式成立区域家委会联合组织——罗湖区家委联合会,开创了家校合作的新篇章。2021年4月,罗湖区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次年,家庭教育创新督学工作室应运而生,致力于为全区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诊断与建议。进入2023年,“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建共育网络”成为罗湖教育“提升教育品质、优化教育服务”的十件实事之一,并出台《罗湖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指导意见》,再次凸显了罗湖区行政部门在推进家庭教育中的统筹和支持作用。
罗湖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之后,定期召开社会各方联席会议,共享共建资源;规范罗湖区阳光家长学校体制机制,出台《罗湖区关于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区级、校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引导家长积极、规范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与相关管理工作。
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发挥专业力量,实施“服务+研究一体化”家庭教育专项课题模式,以服务促进研究,以研究带动服务。目前,30个批准立项的课题已全部开题。
罗湖区还发放了上千份家长问卷,汇聚家长最关注的20个主题,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及家长的需求、困难和问题,围绕“如何做合格家长”的目标,从“更新认知、提升能力、一对一辅导”三个路径开展课程建构。
多种形式的讲课与活动有效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如全域家庭教育讲座设计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段的讲座课程,尽可能满足家长共性与个性的需求。目前已开发本土线下课程280多节,累计开展讲座2400场。小组团体辅导也有多种形式的创新,如刷微课视频、观看家庭教育成长剧、体验工作坊等。还有一对一家庭治疗与辅导课程,免费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
示范先行,学校主导
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指导下,罗湖区尝试设立家庭教育试点校,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性学校家庭教育范式的建设。
如翠北实验小学积极开展家校共育的尝试,“灯火通明的父母夜校”“家长微光讲师团”已成为学校的名片;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设“心成长”家校助力团课程;翠竹外国语实验小学以家长微课为核心,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水田小学利用“故事爸妈进课堂”“啃书会”“周末亲子读书会”等活动,探索出独具共育特色的阅读新模式。
罗湖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把培养各校的“种子家长”作为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讲座、工作坊、论坛等形式,托举家长站到台前,当讲师、做课题、办沙龙,传播家庭教育常识。持续更新的“罗湖幸福心动力”公众号和罗湖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站,常年提供微视频、推文等,满足家长自主学习、不断提升的需求。
多方联动,社会参与
罗湖区教育局和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联手,发动各方力量,营造“人人关心,家家支持,校校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良好氛围。
区教育局与区妇联联动,共同举办面向家庭的征文、诗歌、绘画等弘扬家风的活动,共同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与区民政局联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等工作;与区水务局联动,在洪湖公园污水处理中心面向家庭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并建立两个自然教育基地;与图书馆、美术馆等场馆建立合作和联系,为学生阅读、书画、才艺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结合区外资源及面向区内街道、社区和学校征集社会育人资源,共梳理出自然科普、生态能源、文化亲子互动、科学创新等十大类100多个育人资源。计划将整合的资源通过云平台以菜单的方式推送给学校、家庭,实现校家社的效益最大化。
经过不懈的努力,罗湖区校家社政协同育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翠北实验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百仕达小学等陆续获得了“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深圳市年度家校共育典范学校”等称号。2022年和2023年,罗湖区持续筹办家庭教育文化周活动,线上线下家长讲座、亲子互动游戏、戏剧演出、家长云沙龙及十几所学校的特色家庭教育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欢迎,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作者扈乐乐单位系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邹国梁单位系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