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机器人知识。学校供图 |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早在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就启动了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以优质教育资源牵引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今,全区已建成19个教育集团,覆盖93%的中小学。“当前,西城区推进基础教育更高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是不让任何一所学校掉队。”西城区教委主任蔡冬梅说。
2022年以来,西城区集全区之力,将胡同里规模较小、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的19所中小学,打造成“教育有特色、发展有品质、校园有颜值、办学有风格”的“小而精”“小而美”学校。日前,记者走进西城部分“小而精”“小而美”项目校,见证了这些百姓家门口的“小学校”正在发生的大变化。
“涭水河专列”出发
车开进涭水河胡同,路最窄的地方,车往左或者往右偏个10厘米,就可能蹭到停在路边的电动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就坐落在这条胡同里。
“上下学高峰的时候,学校周边的交通流量非常大,可即便如此,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校门口这条胡同没堵过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校长何建雯看出记者神情里的惊讶,笑着说,“西城区区长是我们学校的名誉校长,校门口的交通微循环治理是区长现场办公,协调各委办局和街道、社区协同发力整改的。”
“不光优化人车交通流线规划,这学期不少家长主动报名参加学校交通维护志愿服务。孩子们上下学期间,胡同里总有8到10位家长帮忙疏导交通。”何建雯补充道。
涭水河分校距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直线距离只有70米。在西城区近年推进的教育集团化改革中,这所学校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校领导由总校派出,教师教研和总校一体。然而,紧张的办学空间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孩子们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室。进入“小而美”项目校后,解决办学空间不足问题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提升的重点。
对于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项目,西城区政府不仅出资支持,还帮学校请来了著名建筑师朱小地操刀设计。
走进新建的涭水河分校教学楼,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走廊宽了。遇到恶劣天气,孩子们在室内也能做些活动。操场上,新修的环保塑胶地面上划分了不同颜色的色块。环形跑道、直线跑道、篮球区、排球区,不同色块不同项目,显著提高了操场使用的效率。
最受师生们欢迎的是对教学楼三处挑高空间的改造。运用高强度的钢结构和一根根细且坚韧的钢丝绳,学校教学楼在半空中长出了“阅读空间”“艺术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
“知道我们的学生第一次走进新建的校园时怎么说吗?”何建雯说,“他们说‘比梦里的还要美’。”
在新校园里,700名学生可以同时进行长跑;各行各业的家长被请进学校给孩子们做国旗下的讲话;区教研员驻校,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在新的专业教室空间,富有涭水河分校特色的“五育四美”课程不断丰富……
“新校园启用后,家校社打造共育生态圈,对所有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学校都是肯定。”何建雯说,“2023届毕业生给学校设计了一个文件袋,图案是一列行驶在春天的列车。列车的名字就叫‘涭水河号’,孩子们说‘我们的涭水河专列出发啦’!”
点燃教师心中那团火
进入“小而精”项目,教院附中校园的变化立竿见影。地下一层的食堂环境焕然一新,楼顶隔音效果不好的体育场不仅加了隔音层,还添了新风系统。
校长陈真说,区委书记担任名誉校长让教院附中得到社会高度关注,“被关注”点燃了教师们心里的那团火。教院附中全体教师意识到,必须主动求变。一年多来,学校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实行校内轮岗制度,9名中层干部在轮岗中走上了新岗位;推进“六六三教师学习组织模式”,不同身份、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获得实践导向的深度培训;推进教育教学研究,这支42%人员超过50岁的教师队伍,有76%参与到教科研当中……
面对全校学生,教师们在教学中实施“一生一科一策”,并在期末考试后向每名学生提出有实质帮助的学情诊断;每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参加过家长、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的“三方会谈”;每名学生提交到校长热线的诉求,都能在24小时内得到回复。在2023年的高考考场外,高三年级学生家长们夹道感谢送考的老师们;在2023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教院附中的优秀教师站在了全区颁奖台上……
“我们提倡师生要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陈真平静的语气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年多来,师生们的成长所有人都看得到。
是名校的校长,还是名校长?
2022年,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李明新带领教学管理骨干,组团入驻了西城区青年湖小学,并兼任这所薄弱校的校长。
在附近居民眼中,这是一所40年没什么变化的小学校。李明新注意到,这所学校5年里竟然没有一名教师发表过科研论文。“这一个指标说明了很多问题。”李明新说。
李明新带着团队确定了以抓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促办学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将北京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一方面以新课程实施为支点,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研促教。
2022年3月,学校启动了“名师引航追求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整合北京小学以及全市范围的名优特级教师走进课堂,指导教师一线教学。2023年5月,青年湖小学举行了首届“希望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营造教研氛围,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北京小学著名的四季课程体系也在青年湖小学生根发芽。
一年中,青年湖小学立项了两个市级课题。19名教师参加北京市教育学会案例评选,获奖率高达69%。在2023年西城区暑期教师实训成果评选中,学校有3篇教师论文拿到了全区优秀。
教师队伍的变化,带来了学校各个领域的变化。2023年,教师暑期一年级家访率100%。一个班级被评为全区优秀班集体,一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学校开发出了“1+3+N”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023年3月,经西城区委、区政府批准,青年湖小学更名为“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并顺利完成了“小而美”校园改造一期工程。李明新说,学校所处位置曾是金中都太液池的一部分,距离北京建都纪念阙仅500米。更名就是想让学校的发展融入北京深厚的文化血脉。
2023年9月1日,新校门揭幕,附近的居民在校门口围了好几层,有人鼓掌、有人叫好。一位居民对李明新说:“我在这住了40年,总算看见这所学校变成好学校了,您真是好样儿的。”
全心全力久久为功
西城区本轮实施“小而精”“小而美”项目,可以说集全区之力,对19所项目学校均实行了“六个一”策略,即一名区级班子成员引领一所学校,区4套班子19名领导担任19所“小而精”“小而美”学校的名誉校长,既挂帅又出征;一个好团队带动一所学校,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重点抓好“领头雁”;一批优秀人才支撑一所学校,选派名优校长兼任校长,推动名优校“组团式”支持特色校发展;一种特色文化彰显一所学校,鼓励学校基于自身历史底蕴、文化优势和特有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建设特色课程,形成某一领域突出发展、社会认同、持续传承的文化特色;一组优质资源赋能一所学校,持续打造“文化百脑汇”,梳理区域内国家级、市级、区级等文化、旅游及自然资源,为学校提供丰富课程资源;一位设计大师点亮一所学校,强化环境育人功能,邀请由知名建筑设计师担纲的团队,规划设计学校环境品质提升方案。
蔡冬梅表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要全心全力又要久久为功。2012年,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一轮优质均衡改革以来,扎实推进教育集团、学区制改革,如今九成以上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在做大优质资源“蛋糕”的同时,西城区全面推动入学机会均衡。2014年推出学区制改革以来,西城区一直致力于均衡配置学区资源,通过深化完善学区派位、片区内登记、多校划片、全区派位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好学”的途径和机会。
实施“双减”以来,西城加强区级统筹,整合全区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推动区域中小学课后服务升级,为学校提供了226个项目组合而成的课后服务“菜单”。按需“点餐”到校的做法被列为全国落实“双减”十大案例之一。
西城区教委建立了全区教师周转池,统筹各校骨干教师配置。目前,每所学校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同时,西城区在全区、学区、教育集团3个层面实现干部教师大交流大轮岗,参与交流轮岗的干部教师达2176人,其中骨干教师1592人,占比73%。
扎实的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西城区将“小胖墩”“小眼镜”等“四小”防治列入政府重点工程,推出学生身心健康专项行动;面向教师队伍,发挥名师工作室、导师团作用,打造“教育科研月”品牌,推进西城教育研修网2.0升级改造,研发“教师AI学伴”,全面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未来,西城区将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打通学段资源配置,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首善之首标准,建设教育强区,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西城教育,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蔡冬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