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立担筑基 科创助梦
——贵州省实验中学科创赋能育人改革实践探索
吴云淼 肖志斌
普及型课程“科创0到1”
师生赴从江县宰便中学开展科创交流活动
创新型课程“机甲大师”
学生多次获得科创比赛大奖
奔向未来

    近日,贵州省实验中学报送的“数字赋能学校精细化管理——以贵州省实验中学‘实中智校’为例”案例成功入选《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名单。案例“数字赋能学校精细化管理——以贵州省实验中学‘实中智校’为例”是贵州省实验中学实施“立担筑基、科创助梦”特色科创教育的成果之一。贵州省实验中学秉承“自强不息、达观天下”的校训,以“立德成人,担自强不息之责;立身成才,担求是拓新之责;立志成功,担民族复兴之责”为育人目标,办“立担教育”,树立担精神,育担当之才。

    贵州省实验中学以“立担筑基、科创助梦”为办学特色,着力建设“立担”课程体系,探索科创教育赋能育人改革,全面而持续地推进科创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致力于培养具有“立担精神”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聚焦全面培养目标

    制定特色育人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实施是重要途径。

    贵州省实验中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4年的国立贵州战时中学,先后更名为贵州中学、贵阳中山中学、贵阳二十中、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2009年正式定名为贵州省实验中学。近年来,贵州省实验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学校以“特色项目—特色领域—学校特色”为特色建设的基本路径,以实现“开放包容,实验创新,面向未来,追求卓越”为目标,努力探索办学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机制,“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这一背景下,贵州省实验中学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要承担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根据《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贵州省实验中学“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立担教育”为引领,拟定“立担筑基、科创助梦”特色建设规划。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探索阶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按照“两个符合”的要求,认真召开学校特色建设研讨会,在充分听取全体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特色建设总体思想,并选定带动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的特色项目,大力培育和完善,使其系统、科学地发展。开展科创教育研究和梳理,做好科创教育体系的设计和宣传。逐步建立科创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方案,整体性、阶段性地推进特色建设。

    二是推进阶段。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多措并举,多主体、多渠道支撑特色建设有效开展,不断丰富学校特色建设内涵,对特色项目的发展经验进行小结,完善科创课程体系,组织和实施科创教育。启动实验项目的研究,通过实验项目促进特色建设。开展对帮扶学校的研讨,通过分析论证适时调整,使帮扶学校能够在特色上有持续性的发展。开展特色建设的阶段性评估、反馈、研究、改进,有效保障学校特色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广阶段。大力开展实验项目活动,以实验来带动特色教育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渠道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在区域内学校进行推广、提供服务,构建和谐的区域教育发展生态,形成区域教育发展品牌,区域内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出一系列特色办学成果,总结出高价值的特色办学经验并推广运用,从根本上达成学校特色建设目标。

    创新教育教学思路

    拓宽特色办学路径

    贵州省实验中学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德育工作、校本研修、教师发展、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学校确定了“办立担教育、育担当之才”的办学思想,从“立担文化、立担管理、立担课程、立担课堂”四个方面实施“立担教育”,形成了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育人路径。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从2010年开始探索科创人才培养,引入机器人项目,开始初期的科创教育探索和实践,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和进步,取得丰硕成果。

    2018年,学校积极响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先后成立了人工智能、创客、机甲大师等社团,丰富了学校的科创项目,让学校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和了解人工智能,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供学生选择和发展。在各类型的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大赛,培养了具有立担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后备人才,开启了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1.0时代。

    2021年,基于学校历史和国家时代背景,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立担筑基、科创助梦”的特色建设,致力于在“立担教育”的引领下,通过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和人才培养路径,以育人目标“三立三担”为指引,强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实现个人梦想而助力。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无人机、3D创意、编玩边学社、地理小博士、启航空天等科创项目。学校建立了普及型、实验型和创新型的科创课程体系,开发科创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科创普及型课程,做好学科教育和科创教育的融合。在科创实验班开设实验型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程基础和科创意识。在社团开设创新型课程,重点培养社团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还成立了科创中心,专人负责,具体管理科创教育事宜,开展科创主题活动,组织科创竞赛等。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进入2.0时代。

    从开展学校特色建设以来,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科创比赛,获得全国无人机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机甲大师青少年对抗赛国家二等奖、中国—东盟机器人大赛冠军,还获得省级赛事冠军7个、亚军6个、季军5个,600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在参与人数和获奖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

    助力打造智慧校园

    营造科创教育氛围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旨在鼓励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学校,全面提升教学设施、科研设施、校园运行和服务等公共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对教学科研全过程的深度支持,增强校园实验室安全能力,优化师生生活服务体验,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

    贵州省实验中学积极加强科创教育硬件建设,除拥有标准的物化生实验室外,还建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校园电视台、AI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机甲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理化生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的科创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场所。同时,学校是贵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拥有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互联网+”两大实验场所及贵州大学园艺种植科学实践基地。学校新校区坐落于贵安新区科技新城,是贵州省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普服务平台、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科创教育模式改革和学校数字化转型探索。

    近年来,学校以《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探索建设智慧校园教育教学和管理整体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下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构建科创课程体系

    带动增强科创意识

    在“立担教育”的引领下,贵州省实验中学以“立德行、立智慧、立心性”为课程目标,通过文化育人、管理育人、课堂育人、课程育人等方式,塑造具有“立担精神”和“立担品质”的学生。学校探索构建科创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一是将科创课程纳入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全面开设科创课程。二是从指导思想、目标、组织和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保障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三是构建普及型、实验型、创新型的科创课程体系,规划好目标和课程。四是加强梳理和研讨,设置阶梯型的育人目标,根据分层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发科创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

    依托国家课程,学校将创新精神培养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各学科教材内容的科创育人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方面,开展学科创新教育教学大赛,激发教师创新意识;评选优秀学科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和论文,对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进行推广、学习。另一方面,定期举办科技艺术节,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性、互动性和竞争性科创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科创的兴趣;邀请各类专家为全校师生举办科普讲座,普及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了解前沿动态和应用情况,激发师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示范引领成立区域科创教育发展共同体——贵阳中学科创教育联盟,建立合作机制,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打造科创教育区域品牌;建立帮扶机制,对从江县宰便中学、印江中学等一批科创教育薄弱学校展开精准帮扶,通过多种途径送培送教,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共谋发展。一是赴帮扶校开展科技节,通过举办体验性活动、观察性活动、示范课、讲座等方式,帮助学校打开科创教育新局面,推进学校的科创教育,实现“从0到1”的突破。二是帮扶校师生到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共同制定科创教育规划和选定科创项目。三是开通互动课堂,实现线上同步授课,解决帮扶校师资问题。四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五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方式帮助科创教育薄弱学校开展竞赛培训。通过帮扶,两所学校均实现了科创零的突破,形成了科创特色发展,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科创教育特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建强教学师资团队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加强科创课程体系建设,贵州省实验中学逐步筑强教学师资团队,目前拥有一支专业的科创指导团队,其中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7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这些教师长期在科创教育一线工作,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科创教育热情。学校聘请了多名高校资深教授、省管专家、科创大赛评委、科技公司工程师等为科创指导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学校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以此为基础,学校整体规划建设科创教师队伍,设置科创指导中心,安排专人专管,负责学校科创教育的具体工作;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优势,做好专业引领和专业规划,将科创指导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必备能力、必备素养;鼓励多学科教师参与科创教育,将科创教育项目化,融入学科教学,创建科创社团,参与科创社团指导。

    在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引领和指导下,学校引导和鼓励开展“‘立担筑基,科创助梦’——贵州省实验中学科创赋能育人改革的实践探索”特色项目实验,通过优化实施方案、明晰育人路径,总结和凝练出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围绕实验项目设计子项目和专项课题,申报和立项了一批优质的校级、市级、省级特色课题和项目。学校对特色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注重过程的落实与调整,保证过程的实效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砥砺前行,奋楫争先。在一代又一代“实中”人的努力下,贵州省实验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以质立校、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走个性化发展之路”,积淀了温润浑厚的校园文化,构建了优良完善的教育教学系统,形成了有特色、高效率、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面向全体学生,既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着眼未来发展,贵州省实验中学将不断巩固和拓展“立担筑基、科创助梦”的办学特色,以育人目标“三立三担”为指引,通过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和人才培养路径,强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区域一批学校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帮扶一批薄弱学校开展科创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科创爱好者,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助力。

    (吴云淼 肖志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贵州省实验中学科创赋能育人改革实践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1/09/10/ZGJYB2024010910_b.jpg 10 中国教育报 11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