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②
农村中小学教研是我国中小学教研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进一步健全、建强我国中小学教研体系,需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教研机构、高等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院校等各种专业力量协同合作,多措并举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对此,笔者提出五点建议。
加强对县级教研机构的指导帮扶
要做好农村中小学教研工作,抓好县级教研机构建设是核心议题。当前,不少县级教研机构由于编制少、职数少以及编制被借用等,经常会出现新遴选一线优秀教师进入教研员岗位时无法提供相应的编制和职称的现象,加上教研员绩效待遇不如一线教师,评优评先比一线教师难,职称晋升、职级晋级要求比一线教师要求高,对一线优秀教师缺乏吸引力。总之,由于种种客观条件所限,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的整体水平普遍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中小学教研的需要。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按照五级教研工作体系的部署,省级和市级教研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县级教研机构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帮扶。指导和帮扶的方式是多元的,比如省级或市级教研机构可以针对县级教研机构常态化开展教研员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培训既可以是单一学科单一学段的,也可以是跨学科跨学段的;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可以定期到省级或市级教研机构跟岗学习,省级或市级教研机构教研员也可以定期到县级教研机构挂职锻炼;省级或市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可以和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结对子进行“手把手”指导,合作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的攻关和研究;等等。
激励教研机构“下沉”指导校本教研
各级教研机构要将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出台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各级教研机构“下沉”到农村和乡村学校,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农村、贫困、民族、边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帮助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调动各级教研机构教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乡村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规范,针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乡村学校教师聚焦备课、教与学、考试、评价等进行一体化的研究,形成备、教、学、考、评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丰富校本教研成果。
引领院校服务农村教研工作
除了各级教研机构以外,高等师范院校和专业的教师培训院校拥有一大批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名师,应充分发挥其对农村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服务和引领作用。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大多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教育科研实力,可以带领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扎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于先进的教育理论,采用规范的科研方法,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教师培训院校的专家名师具有丰富的教研培训经验,能够将抽象的教育理论融入具体实践工作,形成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接受、理解和使用的教研操作模型、流程、方法和教育教学改进方案。高等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院校用科研赋能教研,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研的品质。
聘用“银龄教研员”增强教研力量
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各级大力推进“银龄教师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地因缺编、产假及病休等特殊情况而造成学科专任教师及教研员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教研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议各县根据乡镇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精准选聘省级、市级或县级拥有较高水平且具有浓厚农村教育情怀的退休教研员,即“银龄教研员”,担任多所农村中小学或一个片区的“共享教研员”,也可以借鉴“科技特派员”的做法,选聘“银龄教研员”担任某个县或乡镇农村中小学的“教研特派员”。“银龄教研员”由于长期从事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教研经验,能够将自己对教学和教研的理解在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中应用,有效助力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提升农村学校数字化教研水平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目前有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等10个专题的海量优质教学和教研资源。农村中小学目前基本具备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各地应加强培训,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数字化教研意识和能力。省、市、县、校各级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领和带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数字化教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基于教与学过程中各类实证数据的分析,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循证教研的意识和能力,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研从经验走向循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研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分别系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