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
行走的思政课 释放育人实效
本报评论员

    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把参与“接诉即办”、旁听观摩立法过程等经历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想伟力;立足首都,把思政课堂上在“中轴线上”,开到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最前线,搬到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最前线,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建设全市思政大课堂体系,打通“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路,不仅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资源不均衡、实践经费不足等现实难题,而且通过沉浸式、鲜活生动、富有科技感的课堂体验,提高了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实现了以“大思政课”之“大”,谋立德树人之“实”的目标。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将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深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场景中,让党的科学理论真正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立了起来。这正是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优势所在。

    如何提高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必须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如此,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