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萃取地方教育的“三味”
——2023年地方新闻版年度观察
本报记者 王阳

    凛冬已至,则预示着暖春不远。踩着2023的尾巴,2024翩然而至。

    “沉舟侧畔千帆过。”回顾2023,地方新闻版着眼教育的未来,重点打磨了“新赛道的教育‘加速’”“我身边的改革者”“一地一馆”等年度策划,彰显了各地教育改革中的“科学味”“人文味”“实干味”。

    “春风送暖入屠苏。”展望2024,增添的是奋进动力,不变的是教育初心。地方新闻版将继续聚焦基层一线,挖掘更加具有鲜活味道的“小而美”选题,构筑好地方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地方教育的“科学味”

    在世界科技竞争无比激烈的当下,教育的“时代之问”呼之欲出:如何推进科学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立足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呈现区域科学教育的有益探索,是地方新闻版在2023年的“重头戏”。

    地方新闻版每月一期的“新赛道的教育‘加速’”栏目,呈现各省份重点地区与驻地高校深度合作、大中小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典型案例。在同各地记者站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们精心选择深圳市光明区、武汉市武昌区、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南开区等重点地区,提炼发展科学教育的典型经验与特色做法。

    推进科学教育,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有天然优势。而在调研走访过程中,记者则惊讶地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学校,也能开辟不同凡响的“新赛道”。

    浙江省桐乡市演绎了“小县城、大科教”的协奏曲,采用科协、学校、乡镇三方合作的形式,在14所中小学开设校级科学工作室、在11个乡镇开设镇级科学工作室;河北省邯郸市打出“组合拳”,设立“科技专家+科技教师”双师制模式、建设科体教联盟平台……欠发达地区“抢跑”的关键是因地制宜。走出校园、引智借力也很重要,这就需要用活“科学家下乡”“教育数字化”等路径。

    该系列报道总结了部分区域谋划科学教育的典型做法,在各地教育系统中反响热烈,这充分说明各地对开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赛道新路径的迫切性。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正在努力挖掘和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方教育的“人文味”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繁荣。科学与人文,恰如两块“打火石”,擦出的是教育的精气神。教育不仅要展现科技的高精尖,还要彰显人文的真善美,双管齐下方能锻造英才。

    为此,地方新闻版今年推出“一地一馆”系列报道,关注走出校门的学校教育,呈现各省份重点地区如何推动中小学与当地博物馆、美术馆、音乐馆、少年宫等场馆进行深度合作。学生走出校门,接受音乐、美术、书法等人文教育的熏陶。我们推出了《长春市朝阳区:“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济南市槐荫区:以美为媒打造“成长全场域”》《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动博物馆”来到学校门口》等系列报道,关注各地教育系统跨界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

    各地记者的眼光“毒辣”,敏锐发现了一些地区用活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构筑学校人文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成长于乡土文化的熏陶中。对此,我们进行系列报道:《山东威海: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福建政和:乡土文化润泽“第二课堂”》《宁波象山:将渔文化融入体育课堂》……一批报道深入揭示了各地如何将社会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历史的美,化用为学校的“大美”教育资源,全面打开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地方教育的“实干味”

    从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未来的教育必然是更加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创新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优化育人理念,大力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和新方法。

    奋进的号角吹响,地方新闻版更贴近教育改革一线的校长、局长、教师等人物,推出“我身边的改革者”(师者、最美学生)栏目,呈现一批与时俱进、勇于改革的代表人物。以人物通讯为主打内容,陆续推出《王慧琴:心向“百草园”的笃行者》《李帅辉:有一种信念叫“百次献血”》《何小波:找到自己专业成长的“透气口”》《姜炜星: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等系列报道。暖心报道荡气回肠,生动诠释“行动是最好的改革”。

    面向未来,实干的教育更显“担当”。从地方教育典型经验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各地教育部门的真抓实干与攻坚克难:《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关注深圳市龙岗区打造劳动教育体系;《体育“微改革” 育人“大文章”》关注河北省衡水市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深化体教融合;《“安安静静”办教育》聚焦浙江温岭减少“进校园”的烦琐事项,引导校园回归教育本真……

    “助攻”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应尽之责。《铺好产教融合“高速路”》聚焦吉林省吉林市职业院校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深度匹配当地产业需求的有力担当;《教育“软实力”筑强经济“硬支撑”》则聚焦山东烟台推动教育改革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典型经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