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化学等基础、优势学科支撑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高质量建设,助力行业和区域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党建引领+本研一体化”培养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基础、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创新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党建思政引领,将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首要要求,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厚植爱国主义、科技报国情感。坚持加强学风建设和创新学术道德教育形式,以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竞赛、“科研第一课”讲座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课程等为抓手,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人格、素质、能力、知识俱佳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推进化学高峰学科建设,在拔尖人才招生遴选、培养标准确定、培养机制优化以及质量持续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建设,实现了本科阶段强调学科专业基础和全面素质提升,研究生阶段注重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和科学前沿研究,通过课程分阶段递阶衔接、逐级递进、研究方向连续一贯等措施保障人才培养各阶段有机衔接,构建知识学习力、科研创新力和学术竞争力相结合的“三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聚集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重构“优势学科+特色方向”专业体系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精准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建强行业特色优势学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服务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形成学科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方案》,优先设置一批前沿、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增设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等急需专业,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鲜明目标导向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依托材料、化学、冶金等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凸显基础学科特色,优化二级专业结构,重构相关基础学科特色方向;加快布局急需新兴学科及专业,加速建设纳米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4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和多项国防重点专项,实现学校在国家重大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彰显优势学科对国防科技的重要支撑和贡献。
聚集国际合作资源优势,构建“学科融合+学术创新”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小班化、国际化”教学和“导师组”培养模式,建立了“通专跨+国际化”优质课程体系,将新的科研成果、急的产业课题引入课堂,增强课程的先进性、前沿性和探索性,以研促学、以学助研。依托“ISO/TC107/PVD涂层国际标准分委会”“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能源材料绿色制造与生物技术”“现代表界面工程”“冶金流程与系统科学”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5个国际合作平台,设置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建“基地—项目—人才”循环联动长效国际合作模式,引进3名外籍院士作为特聘教授,联合承担国际合作专项10余项,及时引进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进课堂,多途径打造高质量示范课程、双语课程、实践课程、一流教材及各级教学育人平台,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获得ISO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奖项和多项国际科技竞赛一等奖。
聚集服务区域新兴产业,搭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平台体系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链条推进学校与行业重点企业、大院大所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平台建设,培育服务区域经济高层次应用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和技术攻关,切实提升学生解决行业“卡脖子”的重大技术难题能力。主动对接区域新兴产业和产业链紧迫需求,加快建设1个国家级别和16个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引入行业导师、行业总师等参与协同育人,形成产教融合的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案例,建强服务区域新兴产业的实践育人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揭榜挂帅”“产业赛道”科技项目、科技竞赛和成果转化,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5年,基础优势学科专业研究生参与的科研成果转化达30余项,在科技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及以上30余项,相关成果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张世宏 毛国红 张奎 许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