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形成了“构建一个体系,提升两项能力,‘六措’并举推进就业,保持‘三率’稳定”的“1263”学生就业新模式,近5年累计培养毕业生2.8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就业于山东的毕业生占比达85.74%,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于行业龙头企业的占比达50%以上,为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构建学生就业工作新体系,提升就业和创新创业两项能力。政行企校共建就业指导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发展共同体。将学生就业工作列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健全就业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完善“学院领导主抓、部门分工负责、全院上下联动、师生全员参与”的机制,形成“四级联动”工作新体系。
健全类型特征鲜明的就业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创新并践行了“产学研一体、职场化教学、全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工匠精神、有就业能力、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创业信息、项目接介服务平台,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健全“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深入开展专创融合培养;完善孵化基地服务功能,优化项目服务;规范基地运行,完善项目评估准入等制度,提高孵化成功率。近三年,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211项。
坚持“六措”并举,为学生高质量就业精准拓展岗位资源。加大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力度,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夯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基础,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专项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组织完善校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极承办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指导培训会议,为毕业生提供指导服务。
增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实效,讲好促就业“大思政课”。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进企业、促合作,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源拓岗。学校思政教师依托访企拓岗,将企业实践体验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相结合,在课堂中融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内容,为学生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促就业“大思政课”。2023年,学校实地走访17个县市区,采用政府部门搭台、校企对接、合作共赢的模式,与潍柴集团等30余家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累计为毕业生拓展新智能制造、数字技术、高端装备等高技能就业岗位3万余个。
拓展优质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早就业。2023年,开展“名企空中宣讲会”16场次,提供岗位9000余个;组织“万企进校园宣讲活动”56场次,提供岗位2万余个;举办“就选山东”2023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集中招聘活动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专场暨学院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提供4万余个岗位,4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为毕业生就业实习提供强有力保障。
用足用好政策优势,服务毕业生多样化发展成才。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发挥山东省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优势,支持179名毕业生从戎报国;充分做好专升本引导服务,拓宽学生升学发展空间。
坚持党旗领航精准帮扶,确保毕业生就业有保障。实施“一人一策”专项帮扶计划,提供“一次个体咨询、一次技能培训、一次就业补贴、一次就业创业推荐”“四个一”服务,近5年为千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近200万元,促进重点群体帮扶对象全部就业。
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机制,提升就业工作效率。制定《学院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提高了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率和就业质量。每年高规格召开就业工作总结会,评选奖励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形成了“人人争先进、个个想创新”的就业工作新局面。
“三率”持续保持稳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稳定,专业相关度持续走高。2023届毕业生7321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6.15%;专业相关度达87.26%,制造类专业相关度逾90%,为行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输送了大批优质员工。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留鲁留潍率保持稳定。2023届毕业生留山东省内就业4362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86.52%。其中,就业于潍坊的占已就业总人数的27.94%。
聚焦行业头部企业就业,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2023届毕业生就业于行业龙头企业2008人,占38.28%;装备制造类61%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世界500强、国家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
学院先后在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会议、山东省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指导培训会议等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就业工作及时奖励先进集体”。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郑德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