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新文科建设对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条件、新机遇。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紧紧抓住新文科建设给外语专业发展带来的契机,积极实践新文科理念,重点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打造外语“金课”等关键环节,直面存在的问题,精准发力,多维发力,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破难点、抓重点、出亮点,不断夯实英语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为培养新时代跨文化交流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以师资为要
建设新文科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实现“新文科”大环境下的外语专业发展,关键在教师。为解决学院教师职称、学历普遍偏低,职业发展倦怠的情况,学院多措并举,通过引育并举、诚心引才、精心育才、全心助才等举措,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博士(含在读)从2018年的个位数增加到近30人,新增高职称教师近20人。同时,学院成立了打通专业壁垒的教师发展工作室,由学院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薇薇教授领衔,助力全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张薇薇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3年湖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学院教师连续获得学校青教赛文科冠军,在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研社杯、外研之星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竞赛等省级、国家级别赛事上屡获大奖。学院还不断加强与地方合作,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专任教师中一半均为“双师型”教师。
以活动为桥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标准、指南及新文科理念为依据,直面地方高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从“语言导向实践技能养成”到“专业导向实践技能提升”分段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学院通过搭建各项活动与能力提升的桥梁,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院成立语言技能训练中心,负责低年级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突破课堂空间壁垒,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泛在化学习;实施协同育人,打造“外语文化月”活动品牌,开展“中国精神”演讲比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每学期末发布“给外国语学院学子的一封信”,布置假期学习清单;实施读书计划,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些举措的落实,夯实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等各级语言类赛事上获奖100余项。同时,学院与中学、企事业单位对接,开展现场教学,聘请传神语联等企业的资深员工为行业导师,开设实践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屡获“田家炳”杯师范教学技能竞赛国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院主动对标“一带一路”倡议对多语种外语人才的需求,培养语言文化兼备的复语人才。依托学校与俄罗斯西南大学、维亚特卡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开设了英俄复语实验班,每年从大一英语类专业学生中选拔20人参加该项目,大三时赴俄罗斯交换半年至一年,接受英俄双语教育,培养了学生复语能力。2022年,学院基于实践教学的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以课堂为道
打造外语“金课”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此为遵循,学院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外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交相辉映。2023年5月在第十四届高等学校英语教育及教学法研讨会上,学院受邀作课程思政建设报告。
学院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功能,自2019年以来,以教研室和系部为单位,持续开展评“优课”、创“金课”、防“水课”系列教研活动,组织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别教材《综合英语教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多门;学院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开展虚拟教研室活动,2022年,学院语言综合教研室、翻译教研室、职前英语教师教育虚拟教研室分别多次与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国家教育部门外语教学科研一体化虚拟教研室课程共建研讨会等活动;与湖北民族大学开展“两校云端联动,同上一堂翻译课”教学活动,与其他高校同行互动,极大提升了外国语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在2022年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中,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认证专家的一致好评。
如今,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专业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文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教育红利。
(岑海兵 黄佑和 陈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