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刘宴兵
重庆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毕业生就业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政策落实、精准指导、服务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态势。
第一,聚焦政策统筹,汇聚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将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主要领导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并专题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推动市政府出台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22条,为2023届毕业生提供政策性招录岗位12万个。鼓励金融机构向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开发专项贷款产品,提高企业贷款增信,给予原则上不超过4%的优惠贷款利率,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分管市领导为组长、16个市级部门为成员的就业工作专班,实行“周通报、旬会商、月研判”。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市政府激励内容,对促进就业成效明显的区县进行正向激励。三是强化校企共建共进。各高校“赛马比拼”,建立校企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机制、与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努力拓展就业渠道,汇聚优质就业资源。
第二,聚焦服务提质,加强指导实效。根据学生需求,着力打造“一库、一站、一平台”,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一是组建市级就业创业专家库。建立就业创业直播和个性化咨询平台,充分发挥270名市级就业创业专家库成员作用,24小时在线为毕业生精准提供精品课程、政策咨询、求职技巧、生涯规划等精细指导。二是建立高校服务站。教育与人社系统一起分片区建立10个高校就业服务站,打造“1小时就业服务圈”,深入高校调研了解问题,整合资源,“一校一策”提供支持服务,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切实解决高校就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三是升级打造智慧就业平台。突出“数字赋能”,建设市级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全市70所高校信息资源共享,面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600余万次。建立就业数字化驾驶舱,实现对就业进展、市场需求情况和双选会效果的精准监测。实施毕业去向登记人脸识别,实现去向登记全流程可追溯,保障就业数据真实可靠。
第三,聚焦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能力。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重点群体,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帮扶。一是宏志助航“加效力”。实施宏志助航地方计划,全年投入近400万元,与人社部门按照1∶1配套共建5个市级基地,培训人数由国家计划的3600人增加到8000人。截至目前,共培训2024届毕业生5000余人,学生满意度在98%以上。二是特殊群体“重保障”。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为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1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2万余个。三是重点群体“强兜底”。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500余万元,“一对一”针对性推送就业岗位,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100%就业。
重庆市2024届高校毕业生将突破36万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会同相关部门千方百计做好2024届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精准施策综合发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永军
今年以来,湖南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人社部指导下,坚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精准施策、综合发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第一,加强一盘棋联动,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一是高位推动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列入省政府打好经济“发展六仗”重要目标,纳入市县政府促进就业真抓实干考核体系。二是部门协同联动。发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横向联通省直、纵向联通市县,与组织、教育、国资、卫健、科技等部门建立政策性岗位统筹调度机制和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政策聚力增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18条、高校师生创业就业三年行动方案,人社、教育等部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8条、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条等措施。
第二,加大全方位支持,畅通多元发展就业路。一是加大企业吸纳。组织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依托高校建设25个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常设市场,开拓岗位近30万个。毕业生企业就业28.15万人,占单位就业人数的80.39%。二是扩容政策岗位。协调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7类14.97万个政策性岗位,同比增加5.1%;上线政策性岗位监测调度系统,建立“日更新、月通报、年考评”工作机制,9月份超额完成招录。三是引导基层就业。给予学费补偿、高定工资等基层就业激励,社区人员招聘岗位全部面向毕业生开放,落实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毕业生基层就业5.52万人,占政策性岗位招录人数的36.86%。四是支持创新创业。立足“五创联动”服务,实施“创响三湘”行动,遴选1000名企业家建立高校创业导师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基地孵化等创业服务支持。
第三,加速信息化赋能,打造便捷服务云平台。一是建成“一库四平台”。充实就业信息基础库,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全面入库。搭建人社一体化平台等,方便毕业生就业登记、申领补贴。二是上线“人社超市”。在湖南“智慧人社”APP和公众号打造政策、岗位等4个超市,上架304个政策文件、1.78万个见习岗位、30.79万个招聘岗位。三是推出人社服务“码上通”。开发“我要求职”等7个模块,实现招聘求职等43个高频事项一码通办。四是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
第四,加力不断线服务,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一是强化一线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全省建设800多个“人社驿站”“校聘小屋”;将全省145个联系电话统一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强化招聘对接。组织湖南百强及优势产业链企业校园双选会等活动,线上线下开展招聘会1.61万场次,吸引高校毕业生164.65万人次。三是强化困难帮扶。做实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底数,实施一生一策“1131”精准帮扶,对确实难以市场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1.59万名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就业率高于面上平均水平。
引导更多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郭海
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充分肯定学校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强调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把教育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一半以上毕业生前往矿业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就业,东北地区和基层就业人数持续增长。
第一,着力推动就业引导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将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更多大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意愿”。一是强化百年东大精神感召。引导学生传承“五四煤”“可可托海的东大人”等一代代校友的报国情怀与实干品格。二是强化典型示范激励。开展“逐梦报国志·行走天地间”就业典型宣讲,每年出资奖励60余名“志愿服务国家需要毕业生”和“就业之星”,营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榜样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与思政课程协同促进。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作为检验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内容,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设计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政策宣讲专题,培养学生坚定“为国担当”的信念和价值导向。
第二,着力推动就业引导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将就业引导深度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不同专业特色,让更多大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本领”。一是抓好专业认同教育。办好“新生第一课”,开设“专业概论与职业发展”必修课,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与职业愿景,引导学生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二是抓好就业培养联动。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高品质金属材料、工业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抓好专业优势激发。围绕面向“大国重器”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特点,细化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大项目的3类就业引导方向,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着力推动就业引导与求职实践深度融合。学校构建全景式生涯教育支持体系,持续做优做实做细求职招聘服务,让更多大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行动”。一是搭建“课程—活动—咨询”指导平台。打造“青年·成功讲坛”等工作品牌,依托生涯设计工作室提供常态化指导。二是发挥学业就业双导师作用。实施“双十双百双星领航计划”,为每个班级配备学业就业双导师,为毕业生答疑释惑,提供个性化求职指导引导。三是畅通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渠道。依托访企拓岗行动,重点加强国家战略领域和东北地区就业市场开拓,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矿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百余家企业合作,与东北三省10个重点地市政府、30余家重点企业对接,依托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等形成人才培养输送长效机制。
学校2024届毕业生共有1.1万余人。接下来,学校将以建校百年新起点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引导更多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东北大学新贡献。
牢牢锚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林洽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牢牢锚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面向市场打造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扎实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稳步提升。
第一,优化学科专业,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学校坚持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产业布局,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一是瞄准需求增设特色专业,面向重点领域加大制造业相关专业设置,相继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等18个专业,升级了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等8个特色专业群。二是发挥专业集群优势,突出二级学院产业背景,新设智慧汽车学院和前沿材料学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珠宝工艺等专业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三是及时调整就业困难专业,根据就业状况建立招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2017年以来,相继撤销了5个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从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专业对口率超九成,广东省内就业占比达96%以上,到大湾区就业占比超九成。
第二,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适配度。学校瞄准市场需求,不断完善支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一是坚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制定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二是贯通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实践,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形成“学工队伍+专任教师+班主任”工作合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产、管理第一线。2023届毕业生到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人数比例超七成。三是把专业办在生产线上,利用毗邻多个产业园的区位优势,积极共建各具专业特色的产教联盟,近50%的实习学生留在了园区企业就业。
第三,搭建合作平台,大力拓展就业岗位资源。学校积极搭建“政校企协”交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量共融。一是着力深化校地合作,与人社局、地方高新技术园区、行业协会等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座谈会。与重点国企、重点民企、高科技企业进行深层次对接,14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二是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等职教集团平台、29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产业学院及276个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合作企业,建成企业就业资源库。三是构建多维度访企拓岗体系,主动“走出去”,全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就业推广员”;积极“请进来”,发挥教育部装备制造行业就指委委员所在单位优势,整合人社局、厂商会、校友会等各方资源,“集中招聘+日常宣讲”相结合,想方设法邀请企业进校招聘。目前已为2024届毕业生组织了12场专场双选活动、90场宣讲活动,提供岗位近5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夯实举措,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统筹协同,全面落实全员促就业工作机制,确保2024届毕业生顺利就业。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中国一汽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 王国强
今年是中国一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70周年。70年来,中国一汽历经创业成长期、改革转型期、创新发展期,砥砺奋进、不断壮大,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强企必先强才,中国一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招培用”全链条工作机制,努力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一汽智慧力量。
第一,精心设计,多措并举,丰富招才引才工具箱。中国一汽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将招录高校毕业生作为厚植企业人才资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大力挖掘优质岗位。统筹编制资源,盘活编制存量,加大招聘力度,稳步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2023年招录高校毕业生4384人,同比增长16%。近3年总计招录高校毕业生近1.1万人。二是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招聘渠道。加强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平台合作,集中发布岗位信息,努力提供精准服务。积极参加吉林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高校毕业生“留吉工程”等,吸纳更多学子留在吉林、扎根吉林。三是创新雇主品牌宣传阵地。打造“一汽等你来”“先锋青年”等项目,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提升雇主品牌影响力,讲好央企故事。
第二,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构建产学研就融合新生态。中国一汽不断拓展校企携手发展新模式,健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学研就深度融合。一是校企联合搭建育人平台。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红旗学院”,实施校企联合体系化共研共创共办,累计前置培养296名优秀学生,其中超半数学生已签约或入职中国一汽。二是扎实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工程。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开展工程硕博士招生及培养工作,以此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项目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三是创新落实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邀请高校辅导员到企业挂职,充分发挥辅导员校企宣传“基站”和人才培养“纽带”作用。设立学生实习岗位,前置招聘日常实习生,帮助学生了解一汽、感受一汽、融入一汽。
第三,创新手段,科学配置,激活毕业生发展动力源。中国一汽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用好用活各类毕业生人才。一是悉心营造共创共赢新环境,畅通高校毕业生成长发展通道。中国一汽发布“擎·才”人才战略规划,建立横向发展、纵向贯通的晋升通道,搭建从一线员工到首席科学家晋升阶梯,让毕业生干事有奔头、成长有空间。二是实施多元化激励机制,鼓励毕业生持续提升业务能力。聚焦技术突破、管理创新等,实施“五金”激励计划、揭榜挂帅、产品项目CEO、高定薪酬等,激发毕业生干事创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