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改风采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涉农职业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
李尧 杨加琼 杜宗洪

    “农,天下之大业也。”“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守涉农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坚持“立足眉山、辐射全川”的办学定位,坚持“育才与助产互促,专业与产业共进”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眉山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走“产教学研用创”融合发展之路,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2021年5月,学校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牢记初心使命

    始终坚持涉农职业教育的办学主攻方向

    涉农职业教育是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的专业领域,是学校浓郁、鲜明的办学“底色”和“亮色”。学校农业类专业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58年的乐山专区农业学校,已有60余年的涉农职业教育办学历史。2002年,经四川省批准,眉山市合并眉山师范学校、眉山农业学校,组建成立了现在的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学校党政牢记耕读育人的初心使命,勇担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从服务基础产业、保障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坚定把做强做特农业类专业、全力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学校办学的主攻方向,坚持把涉农专业作为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的专业,举全校之力,用心用情培育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眉山市乃至四川省“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深化产教融合

    大力培养知农爱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聚合各方力量,提升职教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耦合度

    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社等,组建眉山市农业产教联盟,推动实体化运行。牵头成立政、行、校、企专业人士参加的农业类专业建设委员会,深度融入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真正让人才培养“长入”产业需求。广聚省内外农业经济高端人才,牵头组建眉山乡村产业振兴研究智库,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牵头成立眉山市晚熟柑橘协会,开展晚熟柑橘技术攻关与推广。联合地方农产品加工以及餐饮龙头企业,成立东坡味道食品产业学院和眉州东坡川菜学院,共同打造食品与烹饪行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技术积累与创新合作平台。与市区科技部门合作,运营“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眉山市级平台和东坡区平台,高质量开展技术咨询与科技服务,在线解决科技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

    (二)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匹配度

    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紧盯眉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天府粮仓”建设及“2+3+N”农业产业体系培育需求,动态调整完善涉农专业布局,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对接产业链前端,开办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培养眉山粮油、生猪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眉山春橘、眉山竹业等特色产业所需人才;对接产业链中端,开办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专业,培养东坡泡菜、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所需人才;对接产业链末端,开办食品检测、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培养餐饮、酒店以及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企业所需人才,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种养加检”一体培养的涉农人才供给体系。学校倾斜办学资源,重点打造,持续提升,使涉农专业成为“行业都认可、当地离不开、国际可交流”的省内高水平专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畜牧兽医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现代农业教学团队入选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三等奖2项,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三)变革育人方式,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深入开展农业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体验教育以及农耕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知农爱农情怀;耦合岗位集群,构建底层“基础平台模块”、中层“专业方向模块”、上层“互选拓展模块”的三层架构涉农专业群课程体系,对接产业需要、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职业标准及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将新技术、新标准、新理念融入课程,着力构建与岗位对接紧密、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动态专业课程模块。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协同育人,与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委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100余家涉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智慧实训农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实习生、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改革试点,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承担真实生产任务,真学真做练就真本领。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招生就业“两旺”。

    (四)坚持育训并举,提升涉农人才供给的多样性

    坚持精准对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大力开展涉农职业技能培训,一批教师常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开展送技下乡,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科技特派员”。专业教师先后有5人入选眉山市农业产业专家服务综合指导团队,12人入选市级粮油种植服务队成员。学校先后成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农科院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近5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培训40余期5000余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知农爱农新型涉农人才8000余人次,为眉山及周边市州的农技推广系统培养了大批技术推广人才。落实扩招政策,招收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等生产一线的种植业业主及营销专门人才,扩招生中涌现出了一批“田园明星”、种养殖大户。

    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不断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深化科教融汇,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广服务

    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价值导向和“赛场练马选马”的用人导向,持续开展“教师进企业”行动,每年暑期选派专业教师赴全市企业、园区一线锻炼服务,引育了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等一批涉农专业名师名匠,产生了四川省农业丰收奖获得者等一批直接服务生产一线的专家人才。教师团队先后培育“不知火”“秀芳葡萄”“黄金蜜柚”“宜香优800”等水果、水稻新品种10余个,申报国家新型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联合四川农大果蔬研究所在眉山推广晚熟柑橘新品种栽培技术5项、新技术8项,辐射面积30万亩,助推眉山“春橘”成为全国首批50个优势产业集群之一,辐射面积4万亩。引进并推广葡萄新品种3个、葡萄栽培新技术5项,推广合作种植户30余家,辐射面积3000余亩,年产值2000余万元。与企业共建动物疾病诊断中心,面向眉山及其周边行业企业开展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出诊及技术培训等服务,服务养殖企业(户)200余家。

    (二)建设“科技小院”,直接助力“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

    汇聚园区管委会、行业企业及学校各方资源,采取园区出资建场所、学校派专家人才入驻运行的方式,联合眉山岷江现代农业园区,在“天府粮仓”核心区建成学校驻永丰村农技推广“科技小院”,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学校师生依托“科技小院”,常驻农业生产一线,到田间地头找课题,立项专项课题4项,试验新品种、推广新技术70余个(项),开展农业教育培训百余人次,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农民群众掌握的实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走出了一条科技支农、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子,为“天府粮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开展生产竞赛,探索“多元合作、赛事驱动”的农技推广新路径

    联合市区涉农部门、园区管委会,连续8年开展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活动,师生扎根竞赛现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助推东坡区太和镇建成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开展水稻“吨粮田”高产攻关,竞赛田块单产高达969千克/亩,创造了四川平原浅丘水稻高产纪录;示范推广“稻-鸭”“稻-鱼”等绿色综合种养模式,实现水稻单产增加12.21千克/亩,新增稻谷4402.3吨,鸭单产增加16.45千克/亩,总产增加593.35千克,亩均节省成本209元,累计节省成本7538.63万元,累计增收节支20531.46万元,实现农民增收,突破种粮效益“天花板”。

    (李尧 杨加琼 杜宗洪)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2/17/04/ZGJYB2023121704_b.jpg 04 中国教育报 5 /mpproperty-->